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来源骨髓的树突状细胞培养方法特征及其合理时间
引用本文:吴舰宇,宋春芳,许评,刘锐. 来源骨髓的树突状细胞培养方法特征及其合理时间[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5, 9(23): 48-49
作者姓名:吴舰宇  宋春芳  许评  刘锐
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一科,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01
摘    要:目的:观察从骨髓来源的免疫辅佐细胞树突状细胞的培养操作技术及合理的培养时间。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12在卫生部细胞移植重点实验室进行。树突细胞来源为健康SD大鼠的骨髓细胞,分别加入4种细胞因子:重组大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5μg/L,重组大鼠白细胞介素45μg/L,重组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10μg/L,重组大鼠γ干扰素20μg/L,共培养2周。每隔2d加细胞因子1次,保持各细胞因子的浓度不变,分离树突细胞采用“培养黏附法”。在培养的第3天吸去上清后重新加入培养液,在培养2周后收获悬浮的树突状细胞,分离树突细胞采用“培养黏附法”。在培养的第1,3,5,7,9,11,13,15天用光学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取一部分细胞在培养的第7,11,13,15天行流式细胞仪检查,并用PE标记的抗大鼠CD86单克隆抗体检测它的成熟度(CD86单抗阳性为成熟)。结果:①树突状细胞的形态:从培养第7天开始细胞周围开始逐渐伸出突起,第13天以后突起五六支左右,且长度逐渐缩短,成熟的树突状细胞伸出长短不等的突起,类似神经细胞的树突。②培养所得的树突状细胞数量:1只大鼠平均得到(1.18±0.21)×107。③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度:培养第7,11,13,15天CD86单抗的阳性率分别为30%,80%,92%,94%。结论:应用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在两种常规的细胞因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细胞介素4基础上加入肿瘤坏死因子α和γ干扰素,培养2周,应用培养黏附法分离树突状细胞,可得到成熟的树突状细胞,且数量较多。

关 键 词:树突细胞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重组  白细胞介素4  肿瘤坏死因子  干扰素γ  重组
文章编号:1671-5926(2005)23-0048-02
修稿时间:2005-04-05

Culture method and reasonable culture time of dendritic cells obtained from bone marrow
WU Jian-yu,SONG Chun-fang,Xu Ping,Liu Rui. Culture method and reasonable culture time of dendritic cells obtained from bone marrow[J].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2005, 9(23): 48-49
Authors:WU Jian-yu  SONG Chun-fang  Xu Ping  Liu Rui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