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利用导管损伤制备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小鼠模型的最优时间选择
作者姓名:曾婧欣  苏舒文  冼高鹏  曾庆春  许顶立
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内科器官衰竭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51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70403)~~;
摘    要:目的 探讨利用导管损伤制备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小鼠模型的最优时间。方法 通过向8周龄小鼠右颈总动脉插入导管,在超声引导下将导管送至主动脉瓣口处损伤主动脉瓣膜,对导管损伤主动脉瓣膜后不同时间段的C57BL6小鼠主动脉瓣膜进行比较,将小鼠分为对照组、造模后4周、造模后8周与造模后16周组,从适应性喂养至造模结束取材均给予普通饲料饮食。使用超声检测小鼠心脏短轴缩短率、主动脉瓣膜峰值流速及主动脉瓣口面积,使用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小鼠主动脉瓣膜厚度变化及瓣膜组织结构变化,利用茜素红染色检测小鼠主动脉瓣膜钙盐沉积情况,使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瓣膜成骨相关蛋白碱性磷酸酶表达。结果 小鼠从造模8周后开始出现心脏短轴缩短率明显下降。导管损伤4周、8周、16周后小鼠主动脉瓣膜明显增厚(P=0.002),4周、8周和16周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导管损伤4周、8周、16周后钙盐沉积明显增多(P<0.0001),4周、8周和16周比较无统计学差异;4周、8周、16周后成骨相关蛋白ALP指标表达量明显升高(P=0.0016)。导管损伤4周、8周和16周ALP表达量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保证小鼠生存率的情况下,导管...

关 键 词: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疾病  动物模型  导管损伤
点击此处可从《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南方医科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