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基因表达谱的初步研究
引用本文:韩光明,叶霜,沈南,陈顺乐,鲍春德,顾越英,王元,钱捷.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基因表达谱的初步研究[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2,6(6):392-393,I001.
作者姓名:韩光明  叶霜  沈南  陈顺乐  鲍春德  顾越英  王元  钱捷
作者单位:1. 南京市第一医院风湿科,210006
2. 20000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风湿科,上海市风湿病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3 973 0 43 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3 0 0 0 0 15 4),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重点项目 (0 1JC14 0 2 9),上海市卫生局百人计划 (99BR0 0 7)
摘    要: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与正常对照外周血的基因表达谱的改变,以探讨SLE发病机制,诊断及鉴别诊断,以及基因功能的研究。方法 首先从外周血提取总RNA,反转录合成单链,双链cDNA后,体外转录合成生物素标记的cRNA与基因芯片进行杂交,再通过抗原抗体反应机制标记上荧光染料Cy3后,使用芯片扫描仪进行图像扫描。使用分析软件进行表达差异和聚类分析。结果 在3000多个基因点中,与正常对照相比较,鉴定出94个基因存在表达差异相关基因,其中有33个基因表达上调,61个基因表达下调。这些表达差异基因有细胞因子及受体,转录相关基因,凋亡相关基因,生长分化相关基因,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电子传递和氧化相关基因,转移酶相关, 酶相关基因等。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的疾病以及不同临床表面的同一疾病其外周血的基因表达谱是有差异的,可以用于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基因聚类发现,根据表达谱聚类在一起的基因存在功能上的相似性,可以用来发现已知基因的免疫相关功能。结论 该基因芯片技术方法有较高的重复性和稳定性,能有效地进行SLE致病基因的筛选,更好地理解SLE发生的分子机制,诊断及鉴别诊断,以及基因功能的研究。

关 键 词:基因芯片技术  系统性红斑狼疮  外周血  基因表达谱  研究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 profiles in peripheral blood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using oligonucleotide DNA microarray
HAN Guangming,YE Shuang,SHEN Nan,CHEN Shunle,BAO Chunde,GU Yueying,WANG Yuan,QIAN Jie.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 profiles in peripheral blood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using oligonucleotide DNA microarray[J].Chinese Journal of Rheumatology,2002,6(6):392-393,I001.
Authors:HAN Guangming  YE Shuang  SHEN Nan  CHEN Shunle  BAO Chunde  GU Yueying  WANG Yuan  QIAN Jie
Institution:HAN Guangming,YE Shuang,SHEN Nan,CHEN Shunle,BAO Chunde,GU Yueying,WANG Yuan,QIAN Jie.Department of Rheumatology,Renji Hospital,Shanghai Second Medical University,Shanghai Institute of Rheumatology,Shanghai 200001,China
Abstract:
Keywords:Lupus erythematosus  systemic  Oligonucleotide array sequence analysis  Gene expression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