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对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脑干功能的评估题录
引用本文:沈赟,谢伟晔,李函星,王芬,戴永萍,刘春风.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对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脑干功能的评估题录[J].中华神经科杂志,2023(5).
作者姓名:沈赟  谢伟晔  李函星  王芬  戴永萍  刘春风
作者单位:1.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疾病研究中心;2.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3.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疾病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十四五”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ZDXK202217);;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SLT201924, SKJY2021090);
摘    要:目的通过测量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的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 探讨其在早期帕金森病脑干评估中的临床意义及可能的辅助诊断效能。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早期帕金森病患者123例(帕金森病组)及同期经广告招募的健康对照者122名(健康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行胸锁乳突肌肌源性VEMP(cVEMP)及眼外肌肌源性VEMP(oVEMP)检查, 比较两组患者VEMP的参数特点, 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VEMP对早期帕金森病的辅助诊断效能。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帕金森病组内VEMP参数与运动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非运动症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相较于健康对照组, 帕金森病组的cVEMP双侧潜伏期左侧P1潜伏期(Lp13):19.0(16.4, 20.9)ms比13.1(12.0, 14.2)ms, Z=-11.18, 左侧N1潜伏期(Ln23):27.4(24.6, 29.9)ms比21.2(19.8, 23.0)ms, Z=-10.14;右侧P1潜伏期(Rp13):18.8(16.2, 20.9)ms比13.0(11.7, 14.1...

关 键 词:帕金森病  脑干  ROC曲线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