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时性多原发恶性肿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 |
| |
作者姓名: | 朱涤潮 张晔 夏郁金 金雷 张明辉 张涛 徐光如 |
| |
作者单位: | 1.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肿瘤科,上海,201299;2.苏州大学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江苏,苏州,215123;3.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放射科,上海,201299;4.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病理科,上海,201299;5.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武汉,430024 |
| |
基金项目: | 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Youth/General Project of Shanghai Health Bureau (20174Y0155), China. |
| |
摘 要: |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1例患有多原发恶性肿瘤(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t tumors,MPMTs)的患者。从初诊乳腺癌至今患者生存18余年。患者,女,45岁,2001年3月26日患者因“发现左侧乳房肿块3个月余”,遂行手术及术后化疗。2002年5月19日复查示:右乳占位考虑恶性肿瘤可能。给予术前新辅助化疗后行手术治疗,术后放化疗并口服三苯氧胺10年至2013年结束。2017年12月因“胸闷、气促1周”就诊上海华山医院行PET/CT检查,结果示:肺癌,肝及骨转移。2018年1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普外科行支气管动脉及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术。至2019年7月1日,患者定期唑来膦酸保骨治疗。2018年3月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术后患者未行相关基因检测,自行口服吉非替尼至2018年8月。右肺下叶、右肺上叶结节灶缩小,肝原低密度结节灶亦明显缩小。2018年10月18日患者因“间隙性排淡红色肉眼血尿”就诊,在局部麻醉下行膀胱镜检查+活检术,活检病理提示:膀胱非浸润性低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术后予吉西他滨1 g膀胱灌注化疗。2018年12月1日患者因右侧肢体麻木就诊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头部CT示:左侧顶叶及右侧颞枕部低密度影,考虑患者脑转移。2018年12月3日至2019年6月21日患者脑部接受全脑放疗、口服吉非替尼、静脉化疗、口服AZD9291(血液检测提示EGFR基因T790M突变)等治疗后脑部病灶较前消退,肝脏病灶明显缩小,本例患者PFS时间尚未达到。各项肿瘤标志物较前下降,生活质量良好。多原发恶性肿瘤发病率较低,涉及病种较多,治疗上相对困难。在诊断上,对于新发病灶建议行病理检查排除多原发可能。靶向药物针对基因敏感突变的应用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至关重要。多学科会诊(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模式具有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的误诊误治、缩短患者诊断和治疗等待时间、增加治疗方案的可选择性、制定最佳治疗手段的优势。
|
关 键 词: | 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t tumors T790M AZD9291 |
|
| 点击此处可从《临床与病理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临床与病理杂志》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