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应用弹性髓内针与髋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手术潜在风险因素的对比研究
引用本文:孙超,刘万林,韦宜山,白锐,李岱鹤,赵振群,王勇,孙亮,马国洋,杨德文.应用弹性髓内针与髋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手术潜在风险因素的对比研究[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20,19(7):565-572.
作者姓名:孙超  刘万林  韦宜山  白锐  李岱鹤  赵振群  王勇  孙亮  马国洋  杨德文
作者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小儿骨科,内蒙古呼和浩特市,010030
基金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费用资助项目
摘    要:目的分析采用弹性髓内针与髋部锁定加压钢板行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手术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因素,并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患儿临床资料。患儿年龄5~10岁,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联合髋人字石膏外固定治疗组(A组,34例)和切开复位髋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联合髋人字石膏外固定治疗组(B组,22例)。对比两组患儿年龄、体重、性别、民族、侧别、受伤至手术的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中透射次数、术中耗时、住院时间、内固定取出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资料;对术后股骨颈干角和前倾角进行影像学评估,按Sanders评分原则实施双侧髋关节功能评定。结果 56例骨折全部愈合良好,两组均未发生即刻术后并发症。A组平均随访25.3个月(15~48个月),B组平均随访28.6个月(13~40个月)。A组术中出血量、输血率、切口长度(A组为双侧切口长度之和)、术中耗时(不包括麻醉、复苏及髋人字石膏固定所耗时间)、内置物取出时间的值均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术中透射次数A组为(45.74±3.22)次,显著高于B组(15.52±0.54)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切口感染、内置物末端激惹率、双下肢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时根据影像学评估,双侧股骨颈干角分别为:A组(132.43±9.52)°,B组(128.44±13.51)°;前倾角分别为:A组(21.45±5.53)°,B组(24.63±6.34)°。两组患侧髋关节颈干角及前倾角与健侧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Sanders评分标准评价患侧髋关节功能:A组中优29例、良4例、中1例,优良率97.06%; B组中优18例、良3例、中1例,优良率95.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结论弹性髓内针与髋部锁定加压钢板技术是治疗5~10岁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两种治疗方法的远期随访结果没有差异,但是使用弹性髓内针技术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降低输血率以及微创切口等方面优势明显。

关 键 词:骨折固定术  髓内  创伤和损伤  对比研究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