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ICU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干预效果分析
引用本文:南玲,方清永,刘丁.ICU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干预效果分析[J].临床急诊杂志,2018(5).
作者姓名:南玲  方清永  刘丁
作者单位:陆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感染控制科
摘    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危险因素与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对2011-01—2016-12期间入住ICU并接受机械通气患者进行VAP监测,分析发生VAP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致病菌分布;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或校正χ2检验及Fisher's精确概率法;对诱发VAP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监测2713例,发生VAP 648例,发生率为23.88%,VAP千日感染率为17.00‰,病死率为30.40%。共检出致病菌67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33株占93.92%,革兰阳性菌39株占5.79%,真菌2株占0.30%;前4位致病菌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39.76%(268/674)、铜绿假单胞菌20.77%(140/674)、肺炎克雷伯菌10.09%(68/674)和金黄色葡萄球菌5.79%(39/674)。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无声门下吸引、有意识障碍、应用免疫制剂、血清白蛋白低、基础疾病多、机械通气时间长、住ICU时间长、急诊置管、APACHEⅡ评分高、置管前未行口腔护理是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持续干预期与基线调查期相比,ICU患者呼吸机使用率、VAP发生率及千日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实施前瞻性目标监测加持续的集束化干预防控措施,能有效降低VAP发生率。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