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临屏完全性贝尔麻痹减压术后1周面肌随意动作及电生理数据恢复的意义
引用本文:李健东,赵亮,刘苏辐,白云波,汪学勇.临屏完全性贝尔麻痹减压术后1周面肌随意动作及电生理数据恢复的意义[J].中国临床康复,2005,9(45):11-13.
作者姓名:李健东  赵亮  刘苏辐  白云波  汪学勇
作者单位:北京世纪坛医院面神经研究室,北京市100038
基金项目: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2-3066)
摘    要:目的:通过对接受减压术的完全性贝尔麻痹患者手术前后进行的电生理观察,证实完全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面神经不是完全变性,可能残存一部分传导阻滞的纤维。 方法:选择2005-03/06北京世纪坛医院面神经研究室收治的31例单侧完全性贝尔麻痹患者,平均病程97.3d,所有患者House-Braekmann分级(Ⅰ~Ⅵ级,评级越高,面神经麻痹程度越重)均为Ⅵ级,并接受了经乳突颞下人路面神经减压术。术前检测双侧降口角肌的动作电位和F波,比较振幅和时程,术后第7天复查,比较手术前后动作电位的参数变化,并评定House-Braekmann分级。 结果:3l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患侧动作电位:术前26例检测到,术后均检测到,术后平均振幅较术前显著增高(324.73&;#177;384.02),(94.48&;#177;88.15)μV,P〈0.01];术后平均时程较术前显著长(11.64&;#177;7.86),(4.10&;#177;3.08)ms,P〈0.011。②F波:术前均未引出,术后3例(10%)引出。③术后7d内87%的患者(27例)出现运动恢复,22例患者达到House-Braekmann Ⅴ级,5例患者达到HouseBrackmann Ⅳ级。结论:①完全性面神经麻痹不等同于全部面神经纤维变性,大多数患者仍然残存着相当数量的传导阻滞的纤维,不能随便认定患者的面神经纤维100%变性。②F波消失的患者预后差,保守治疗无效,及时的面神经减压术能够有效解除传导阻滞,从而表现出术后早期的临床恢复过程。③术后早期评价面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时,肌电图随意动作电位比F波更加敏感。

关 键 词:Bell麻痹  减压术  外科  动作电位  神经传导阻滞  神经变性
文章编号:1671-5962-(2005)45-0011-03
收稿时间:2005-08-29
修稿时间:2005-11-04

Significance of facial voluntary movements and recuperation of electro physiologic outcomes in the first week after decompression in the total Bell Palsy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