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利多卡因两种给药途径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保护作用
引用本文:施贤清,符永健,郑丽蓉.利多卡因两种给药途径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保护作用[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48(1):120-123.
作者姓名:施贤清  符永健  郑丽蓉
作者单位:1.贵州省人民医院 ICU
摘    要:目的 比较利多卡因两种给药途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SAH模型组(SAH组)、利多卡因静脉治疗组(L1组)及利多卡因枕大池治疗组(L2组),每组各10只。麻醉下采用自体动脉血注入枕大池制备SAH模型,sham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NS);30 min后sham组、SAH组及L1组的动物,再次从枕大池注入0.3 mL NS, L1组同时静脉给予0.3 mL 2%利多卡因治疗,L2组从枕大池注入0.3 mL 2%利多卡因治疗。所有动物 72 h后处死。分别于造模型前、治疗后72 h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72 h后取脑基底动脉以及海马组织行常规HE染色及C-fos免疫组化染色,测定基底动脉腔面积(AA)和直径(AD)、海马正常神经元密度(NNDHP)、C-fos阳性细胞数目(CCPHP)。结果 各组动物造模前血清IL-6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72 h各组IL-6水平均较术前高( P<0.05),SAH及L1组高于sham组和L2组( P<0.05)。SAH及L1组基底动脉的AA、AD及海马NNDHP比假手术sham组和L2组减少( P<0.05),而SAH及L1组海马CCPHP比sham组和L2组增多( P<0.05)。结论 同剂量利多卡因经枕大池注入比静脉注入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保护效果好。

关 键 词:给药途径  利多卡因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保护
点击此处可从《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