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卵磷脂、多聚赖氨酸二次包埋新型支架材料的新水性及对人鼻中隔软骨细胞的吸附力
引用本文:程友,王秋萍,江满杰,吴昆旻,薛飞,陈伟,李俊峰,李泽卿. 卵磷脂、多聚赖氨酸二次包埋新型支架材料的新水性及对人鼻中隔软骨细胞的吸附力[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 11(9): 1786-1789
作者姓名:程友  王秋萍  江满杰  吴昆旻  薛飞  陈伟  李俊峰  李泽卿
作者单位: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江苏省南京市210002
摘    要:背景: 甲壳胺是一种天然生物材料, 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吸收性及优良的力学性能, 但在软骨组织工程中可否成为一种较理想的细胞支架?目的: 观察以卵磷脂和多聚赖氨酸共同包埋新型支架- 聚丙交酯- 乙交酯共聚物 / 甲壳胺无纺布, 对支架亲水性和对人鼻中隔软骨细胞吸附力的改变, 及对人鼻中隔软骨细胞功能的影响。设计: 空白对照实验。单位: 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耳鼻咽喉- 头颈外科。材料: 实验于 2005- 10/2006- 06 于解放军南京军区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颅外科实验室完成。甲壳胺无纺布( 海南欣龙公司) , 主要技术参数为: 脱乙酰度≥90%, 相对分子质量(2~5)×105; 聚丙交酯- 乙交酯共聚物 / 甲壳胺无纺布支架为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耳鼻咽喉- 头颈外科与中山大学高分子研究所合作自行制备, 其主要技术参数为: 单体丙交酯和乙交酯的摩尔比为 75∶25, 孔隙率 82%~86%, 孔径 100~300 μm, 剪切强度为 48 MPa, 厚度约 1.5 mm, 完全降解时间 14~18 周。人鼻中隔软骨细胞为无菌条件下取鼻中隔偏曲手术患者的鼻中隔软骨。方法: 将 PLGA/ 甲壳胺无纺布支架剪成 1.5 cm×1.5 cm 大小的片状, 体积分数为 0.01 的卵磷脂无水乙醇及 1 g/L 多聚赖氨酸中浸泡 6 h, 干燥后紫外线照射 1 h, 体积分数为 0.75 乙醇中浸泡 24 h, 大量 Hanks 液冲洗后孵育 24 h。得到含不同成分的 2 种类型支架: ①单纯支架; ②卵磷脂 多聚赖氨酸包埋的支架。取第 3 代的人鼻中隔软骨细胞制成细胞悬液, 将细胞悬液种于 2 种支架上, 通过观察人鼻中隔软骨细胞悬液在支架上扩散程度来判断其亲水性大小, 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人鼻中隔软骨细胞悬液在支架上是否飘动来判断细胞与支架的吸附情况; 同时观察细胞生长繁殖及基质产生情况。主要观察指标: ①两种支架材料亲水性( 人鼻中隔软骨细胞悬液在支架上扩散程度) 、对细胞的吸附力(人鼻中隔软骨细胞悬液在支架上是否飘动)。②细胞生长繁殖及基质产生情况。结果: ①单纯支架加入人鼻中隔软骨细胞悬液后悬液先呈球型附在支架表面, 然后缓慢地扩散到支架空隙内。培养期间相差显微镜观察见细胞成团地附在支架纤维表面, 晃动培养皿可见细胞团漂浮不定[黏附率为(21±3.7)%], 随着培养时间延长无基质产生。②卵磷脂 多聚赖氨酸包埋的支架加入人鼻中隔软骨细胞悬液后悬液迅速均匀地扩散到支架空隙内[黏附率为(89±5.6)%, 高于单纯支架组], 表明支架有较强的亲水性; 相差显微镜下见软骨细胞以单个或群落状均匀分布于支架纤维之间及吸附在支架纤维表面, 晃动培养皿细胞团无飘动, 散落在培养皿底部的细胞较少, 表明支架对细胞有较强的吸附力; 培养 1 周, 支架纤维间有呈蜘蛛网状基质产生, 随着培养时间延长, 基质产生旺盛。结论: 以卵磷脂和多聚赖氨酸共同包埋的聚丙交酯- 乙交酯共聚物 / 甲壳胺无纺布的新型生物支架, 亲水性良好, 对人鼻中隔软骨细胞的吸附力明显增强, 并可促进软骨细胞分泌基质。

关 键 词:组织  支架  聚赖氨酸  软骨细胞  甲壳胺
文章编号:1673-8225(2007)09-01786-04
收稿时间:2006-09-26
修稿时间:2006-12-03

Hydrophilicity and adsorptivity of a novel scaffold twice embedded by lecithin and poly-L-lysine to human nasal septum chondrocytes
Cheng You,Wang Qiu-ping,Jiang Man-jie,Wu Kun-min,Xue Fei,Chen Wei,Ji Jun-feng,Li Ze-qing. Hydrophilicity and adsorptivity of a novel scaffold twice embedded by lecithin and poly-L-lysine to human nasal septum chondrocytes[J].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2007, 11(9): 1786-1789
Authors:Cheng You  Wang Qiu-ping  Jiang Man-jie  Wu Kun-min  Xue Fei  Chen Wei  Ji Jun-feng  Li Ze-qi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