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手法治疗相反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例
引用本文:韦良渠,韦颖,高相晶,梁丽.手法治疗相反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6,10(47):15-17.
作者姓名:韦良渠  韦颖  高相晶  梁丽
作者单位:1. 解放军空军总医院正骨科,北京市,100036
2.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北京市,100700
摘    要:目的:观察相反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冯氏手法复位后的治疗结果。方法:选择1993-11/2005-04在解放军空军总医院正骨科就诊,经临床及影像学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5例,按腰椎间盘突出方向与下肢症状的关系分为2组,即相反型组20例,普通型组55例,两组患者均知情同意。相反型组患者下肢症状与腰椎间盘突出方向相反,普通型组患者下肢症状与腰椎间盘突出方向相同。①用手法触诊检查确定腰椎棘突偏歪方向。②X射线腰椎正侧位片及CT或MRI检查。③应用冯氏手法对两组患者进行复位治疗,手法复位每3~5d进行1次,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即可进行疗效评定,这期间可配合腰部理疗。手法复位后3d内禁止患者作腰部的旋转动作,以保证复位椎体周围软组织的修复。疗效评定标准:①显效:症状大部分消失,直腿抬高试验超过70°,可恢复原工作。②好转:症状部分消失,直腿抬高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可担任较轻工作。有效率=(显效例数 好转例数)/总例数。结果:75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相反型组患者的腰椎影像学变化:棘突偏歪和腰椎间盘突出方向相反。②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的疗效比较:相反型组有效率为95%,普通型组有效率为98.2%,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冯氏手法是治疗相反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之一,与同侧腰椎间盘突出导致下肢症状患者经冯氏手法治疗的结果无明显差异。

关 键 词:椎间盘移位/治疗  腰椎  正骨疗法
文章编号:1671-5926(2006)47-0015-03
修稿时间:2006年9月19日

Manipulation for contrary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 in 20 cases
Wei Liang-qu,Wei Ying,Gao Xiang-jing,Liang Li.Manipulation for contrary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 in 20 cases[J].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2006,10(47):15-17.
Authors:Wei Liang-qu  Wei Ying  Gao Xiang-jing  Liang Li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