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血栓的发生机制及防治现状
引用本文:李丽燕,付蓉,邵宗鸿.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血栓的发生机制及防治现状[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34).
作者姓名:李丽燕  付蓉  邵宗鸿
作者单位:300052,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科
摘    要:血栓栓塞是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最常见的并发症,有调查显示血栓事件可发生于半数以上的PNH和大约5%的再生障碍性贫血(AA)-PNH综合征的患者.国外报道的血栓发生率高于国内,特别是欧美国家最为多见,为23.1% ~ 49.7%,甚至超过50%,国内仅5.3%~7.9%,原因不明1].研究显示PNH患者血栓发生率与PNH克隆比例呈正相关,但血栓发生的具体机制目前尚未明确.迄今为止,已发现如下因素可能参与了PNH患者血栓形成:(1)血管内皮因素及高凝状态;(2) GPI锚连蛋白-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受体(u-PAR)的缺失;(3)游离血红蛋白的作用及一氧化氮(NO)的耗竭;(4)血小板功能异常及血小板微粒(PMP)释放增多2].关于PNH患者血栓防治目前也尚无统一方案.现就有关PNH患者血栓形成机制及防治现状综述如下.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