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失血性休克模型中纤溶功能和抗凝血酶活性的变化研究
作者单位: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浙江温州325000
摘    要:目的探讨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中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纤溶功能)和抗凝血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40只成年Sprague Daw ley(SD)大鼠,通过快速放血使其处于休克状态,随机分为8组:休克前组、休克1 h组、休克2 h组、休克4 h组、休克6 h组、休克8 h组、休克12 h组和休克24 h组,每组各5只。观察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抗原(tPA:Ag)、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抗原(PAI-1:Ag)、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含量、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纤溶酶原活性(PLG:A)及血浆抗凝血酶活性(AT:A)的动态变化。结果与休克前比较,各休克组PLG:A、AT:A逐渐降低,于休克后2 h均显著降低(P<0.01)。休克后血浆tPA:Ag和PAI-1:Ag、FDP、DD增加(P<0.01),分别于休克后2~8 h达到峰值,随后tPA:Ag随休克的时间延长逐渐降低。血浆FIB于休克1 h明显增加(P<0.01),随着休克的发展,于休克2 h开始下降,休克12 h降至最低值。结论在失血性休克过程中早期纤溶功能亢进,而后趋向受抑状态,抗凝血酶呈消耗性下降,纤溶和抗凝系统失衡在休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关 键 词:纤维蛋白溶解功能  抗凝血酶  失血性休克

Study on changes of fibrinolyic function and antithrombin activity in hemorrhagic shock model
Authors:XIE Haixiao  WANG Mingshan  PAN Jingye  ZHANG Yanjie
Abstract:
Keywords:Fibrinlytic function  Antithrombin  Hemorrhagic shock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