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PT、APT、TT、FIB在肝脏疾病中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引用本文:王南华.PT、APT、TT、FIB在肝脏疾病中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5,28(3):253-254.
作者姓名:王南华
作者单位: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 四川泸州646000
摘    要:目的:探讨肝脏疾病时凝血4项PT(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TT(凝血酶时间)、FIB(纤维蛋白原)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法国STA-R全自动凝血仪检测,收集重型肝炎19例、肝硬化18例、慢重肝25例、急性肝炎28例、肝癌20例、对照组25例。结果:除肝癌组有二项指标PT、FIB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各项指标(肝病组)均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发现肝脏疾病不同病程期发生凝血功能障碍不同,它们发生凝血功能异常的程度依次为:重型肝炎>肝硬化>慢重肝>急性肝炎>肝癌。结论:检测PT、APTT、TT、FIB可以了解肝脏疾病患者的凝血功能,判断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及时了解有无出血倾向,有助于肝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关 键 词:肝脏疾病  凝血功能  凝血酶原时间
文章编号:1000-2669(2005)3-0253-02
修稿时间:2004年12月22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