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防御方式和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引用本文:辛勇,黎万和.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防御方式和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J].中国临床康复,2005,9(36):173-175.
作者姓名:辛勇  黎万和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应用心理学教研室,四川省绵阳市621002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资助项目(SA03-104)
摘    要:背景:对防御机制的研究在国内目前主要是从两个方向来进行的:一个是对具体生活事件的应付方式,另一个是防御机制与心理健康、人格障碍的相关研究。研究对象群体也比较广泛,对大学中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防御方式与心理健康相关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目的:了解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防御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设计:整群分层抽样调查。单位: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应用心理学教研室。对象:调查对象来源于以整群分层方法抽取的2003级在西南科技大学就读的一年级学生528名,年龄17~20岁。按照学生所在地区居民的平均最低生活水准线为标准(每月低于200元人民币),将大学生分为贫困大学生组(n:153)和非贫困大学生组(n=353)。方法:调查于2004—01进行。测评工具包括:①防御方式问卷:由88个项目组成,采取1~9级评定方式,得分越靠近9则应用此种防御方式的频度越大。结果可归为三大因子,共计24种防御策略。②社会支持量表:共10个项目,包括客观支持(3条)、主观支持(4条)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条)3个维度。③症状自评量表:共计90个项目,采用5级(O~4级)计分,评定方法0:从无,1=轻度,2=中度,3=相当重,4=严重,主要统计指标为该量表的9个因子得分。测评方法:由从事心理学教学与咨询的大学教师为主试,采用团体测验的方式,由学生独立完成各量表项目的判定。施测完毕,由调查者剔除无效问卷,再统一对有效问卷进行编码处理,并进行样本差异的显著性检验。主要观察指标:①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防御方式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评定结果比较。②贫困大学生防御方式问卷与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测评发放问卷528份,收同516份,其中有效问卷506份,纳入结果分析。①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防御方式评定结果比较:贫困大学生在不成熟防御方式中,除分裂因子外,其他因子分均高于非贫困大学生,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在成熟防御方式中,压抑因子分低于非贫困大学生,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中间型防御方式中,理想化因子分低于非贫困大学生,解除和同一化因子分高于非贫困大学生,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②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量表评定结果比较:贫困大学生的主观支持评分低于非贫困大学生.对支持的利用度评分高于非贫困大学生,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③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症状自评量表评定结果比较:贫困大学生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精神病性因子分高于非贫困大学生,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④贫困大学生防御方式问卷与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贫困大学生的不成熟防御、成熟防御和中间型防御与症状自评量表中的抑郁和焦虑因子相关性最显著(r=-0.366~0.352)。结论:①与非贫困大学生比较,贫困大学生更倾向使用不成熟防御方式,提示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对防御方式的选择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②贫困大学生更少主动利用社会支持来解决问题,提示与非贫困大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更缺乏利用社会支持的意识和习惯。③贫困大学生更易产生焦虑、抑郁、敏感的不良情绪,提示贫困大学生心理症状水平较高。④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越低,其防御机制的成熟程度也越低,提示较多采用不成熟和中间型防御机制有损学生的心身健康。

关 键 词:学生/心理学  问卷  贫困
收稿时间:03 24 2005 12:00AM
修稿时间:05 10 2005 12:00AM

Comparison of defending way and status of mental health between impoverished and non-impoverished university students
Xin Yong, Li Wan-he.Comparison of defending way and status of mental health between impoverished and non-impoverished university students[J].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on,2005,9(36):173-175.
Authors:Xin Yong  Li Wan-he
Institution:Department of Applied Psychology, College of Law,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anyang 621002, Sichuan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