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葡萄糖钳夹技术的建立 |
| |
引用本文: | 朱敏 贾伟平 包玉倩 陆俊茜 项坤三. 高葡萄糖钳夹技术的建立[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04, 12(1): 23-27 |
| |
作者姓名: | 朱敏 贾伟平 包玉倩 陆俊茜 项坤三 |
| |
作者单位: | 朱敏(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 贾伟平(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 包玉倩(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 陆俊茜(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 项坤三(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 |
| |
基金项目: | 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 ( 0 1 41 1 90 1 2 ) |
| |
摘 要: | 目的 在国内建立检测胰岛素 (Ins)分泌功能的精确方法 :高葡萄糖钳制技术。 方法 对 2 5名居住上海地区的正常中国人 (男 16名 ,女 9名 )进行高葡萄糖钳夹实验。空腹平卧后两侧上肢静脉埋管。一侧持续输注 2 0 %葡萄糖溶液 ,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使血糖始终维持在较基础血糖升高 7.9mmol/L的水平。另一侧静脉定时取血测定Ins水平 ,以获得双相Ins分泌值 ,评价胰岛 β细胞功能。 结果 (1)受试者血浆葡萄糖浓度在钳夹开始后的指定时间内 (14min)能达到实验所要求的高糖平台 [(12 .86± 0 .11)mmol/L] ,并能维持此水平至实验结束 ;(2 )在维持高糖平台期间 ,每 5min检测的血糖变异系数为 4.2 % ;(3 )可观察到持续高糖水平下双相Ins的分泌形态 ,第一时相Ins分泌为 (2 47.8± 2 3 .5)mU/L ,第二时相为 (72 .8± 6.1)mU/L。 (4)高糖钳夹可同时获得个体的Ins敏感性 (ISI) 19.9± 2 .4,但较正糖钳夹值为高。 结论 (1)成功建立了高葡萄糖钳夹技术 ,评价了正常个体的双相Ins分泌及最大Ins分泌。 (2 )高葡萄糖钳夹能同时了解机体的胰岛素抵抗 (IR)情况 ,反映不同人群ISI的差异
|
关 键 词: | 葡萄糖钳夹技术 胰岛素 Ins 分泌功能 诊断 |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hyperglycemic clamp technique |
| |
Abstract: | |
| |
Keywords: | Glucose clamp technique Insulin Sensitiv ity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