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认知疗法改善强迫症患者心率变异性频谱分析研究
引用本文:李峥,孔德荣,袁海,张岩滨,王体宾,宋春联,霍军,胡海涛,赵青霞,康瑞,张丽霞,奈效祯,王秀丽,张中发,杨勇超.认知疗法改善强迫症患者心率变异性频谱分析研究[J].医药论坛杂志,2011(23):17-19,22.
作者姓名:李峥  孔德荣  袁海  张岩滨  王体宾  宋春联  霍军  胡海涛  赵青霞  康瑞  张丽霞  奈效祯  王秀丽  张中发  杨勇超
作者单位: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新乡医学院
基金项目:郑州市科技局卫生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083SGYS33249)
摘    要:目的探究强迫症认知治疗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将符合CCMD-3强迫症诊断标准的83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认知心理疗法(38例,为研究组Ⅰ)与氟伏沙明治疗(45例,为研究组Ⅱ),安静状态下进行心率变异性频谱分析,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分别给予评定,并与5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前,研究组Ⅰ与研究组Ⅱ的心率变异性总功率(TP)、高频功率(HF)指标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时,强迫症组的TP、HF值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LF/HF比值有所下降,整体仍低于正常,研究组Ⅰ的TP、HF指标低于研究组Ⅱ,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LF/HF高于研究组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时两组的TP、HF值均较治疗3个月时有所增加,LF/HF比值有所下降,整体趋于正常。研究组Ⅰ的TP、LF、HF、LF/HF等指标与研究组Ⅱ相比较,差异已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认知治疗能有效地改善强迫症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使之整体功能趋于协调,且疗效与氟伏沙明相当。

关 键 词:强迫症  认知疗法  氟伏沙明  心率变异性

Heart rate variability study of cognitive therapy i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Institution:Li Zheng,Kong De-rong,YUAN Hai The Eighth Hospital of Zhengzhou City,Zhengzhou 450006,China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