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MIC基因及膜型MIC分子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姓名:经小珍  徐开林  潘秀英  何祎  杜冰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化疗科,212002;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
摘    要: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MN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链相关基因A/B(MICA/B)及膜型MIC分子(mMIC)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半定量RT-PCR检测K562细胞(MICA/B阳性细胞株)、10名健康人、69例AL患者骨髓MNC中MICA/B mRNA的表达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NC膜表面mMIC的表达,分析MIC基因及mMIC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表达差异,并以染色体核型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间接分析mMIC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健康人骨髓MNC中未检测到MIC基因和mMIC的表达,AL患者中MICA基因阳性率49.28 %,MICB基因阳性率42.03 %,mMIC阳性率34.78 %。AML组MICA基因阳性率60.00 %,MICB基因阳性率53.33 %,mMIC阳性率44.44 %;而ALL组MICA基因阳性率29.17 %,MICB基因阳性率20.83 %,mMIC阳性率16.67 %。AML组MIC基因及mMIC的表达均高于ALL组(P<0.05)。mMIC(+)和mMIC(-)患者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IC(+)患者预后相对好于mMIC(-)患者。结论 MIC基因及mMIC在AL中表达上调和AL的发生可能有一定的关系。MIC基因及mMIC在AML表达增高,而在ALL表达低下或缺乏,可能是ALL细胞更容易免疫逃避NK和CTL细胞杀伤的一个机制。以染色体核型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mMIC(+)患者预后好于mMIC(-)患者,MIC可作为白血病预后相关指标之一。

关 键 词:基因  MHCⅠ类  mMIC  免疫学监视  肿瘤逃逸
收稿时间:2008-03-20;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白血病.淋巴瘤》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白血病.淋巴瘤》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