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病机制
引用本文:李瑞,毛华,黄纯炽.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病机制[J].肝脏,2011,16(5):423-425.
作者姓名:李瑞  毛华  黄纯炽
作者单位:510280,广东省广州市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摘    要:门脉高压性胃病(PHG)是指门脉高压基础上发生的胃粘膜病变,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严重时可危及生命。病变部位主要在胃底,常伴有胃底粘膜萎缩,通过内镜和组织学检查两种方法测得PHG的发病率分别为93.4%和76.1%。

关 键 词:门脉高压性胃病  发病机制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上消化道出血  胃粘膜病变  组织学检查  病变部位  粘膜萎缩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