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急性肾衰的预防现状及机制
作者姓名:马永江  朱顺生
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泌尿外科,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泌尿外科
摘    要:预防急性肾衰的研究应着眼于解除肾小管坏死实验性ARF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主要分为缺血性(血流动力学)和肾毒性两大类。肾皮质缺血、肾小管阻塞、小管内滤过液通过损伤的小管上皮返漏和肾小球超滤过系数(Kf)下降,先后被证实为ARF的发病机制。近年来有人提出细胞内线粒体功能障碍使ATP生成减少,肾组织各种酶的异常和内毒素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缺血性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有肾动脉钳夹、肾动脉输入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肾毒性模型的制作方法有注射甘油、肾毒性抗生素(庆大霉素)和重金属。静脉输入肾上腺素(4ug/kg/分,持续6小时),肾内灌注肾上腺素(10ug/kg/分,持续1小时),肾内输入去甲肾上腺素(0.75ug/kg/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