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位置的巩膜隧道切口产生的手术源性散光分析
引用本文:高胡进,汪迎,陈霞琳,肖立萍.不同位置的巩膜隧道切口产生的手术源性散光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3(2):155-156.
作者姓名:高胡进  汪迎  陈霞琳  肖立萍
作者单位:柳铁中心医院眼科
摘    要:目的比较分析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中切口分别位于颞上方、鼻上方及正上方时手术源性散光情况。方法按随机原则将100例(105只眼)6mm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硬性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分为3组,每组35只眼,A组采用颞上方切口;B组采用鼻上方切口;C组采用正上方切口。随访各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时角膜散光度及轴位,矢量分析法计算并比对分析手术源性散光情况。结果手术源性散光轴向分析术后各阶段C组产生的全部为逆规性散光,对比A、B组有统计学差异;A、B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A组各阶段手术源性散光度数较B组、C组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上方手术切口全部产生逆规性手术源性散光,颞上方及鼻上方切口产生的散光以顺规性较多。颞上方切口产生的手术源性散光度数最小。

关 键 词:白内障  切口位置  巩膜隧道切口  手术源性散光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