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肝脏卵圆细胞(HOC)在二甲基亚硝胺(DMN)致大鼠肝硬化过程中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其病理生理意义。方法:应用DMN造成大鼠肝硬化动态模型,进行常规组织学观察,透射电镜观察HOC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hyl.1在模型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变化,应用图象分析法对所标记的HOC进行半定量测定以及光镜下计数细胞数量。结果:于造模4周肝纤维化最重,形成假小叶,伴大面积出血坏死,终止造模2周后,即6周时开始缓解,8周炎症明显减轻并以不完全纤维间隔为主。Thyl.1阳性染色细胞2周开始散在分布,4周增多于纤维间隔周围,6周大量出现于汇管区,8周开始减少。图象分析与光镜下细胞计数结果相一致,均显示Thyl.1染色细胞数量于6周最高,8周开始下降。超微电镜显示HOC具有形态小,核以卵圆型为主,核/浆比例高等特点。结论:在DMN大鼠肝硬化形成与消减过程中,Thyl.1染色的肝脏卵圆细胞呈现显著的阳性表达并有一定的动态变化特征,在肝硬化消减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