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鼻内针刺治疗持续性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引用本文:巩政,闫占峰,刘巧平,刘莉莉.鼻内针刺治疗持续性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40(12):1458-1463.
作者姓名:巩政  闫占峰  刘巧平  刘莉莉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城院区耳鼻喉科(北京 100700)
基金项目: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 8190151365); 2.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 7194292); 3.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本科研项目(No. 2017-JYB-XS-088)
摘    要:目的观察鼻内针刺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疗效,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61例中重度AR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81例)和对照组(80例)。针刺组采用鼻内针刺治疗(经鼻内镜针刺双侧鼻腔内迎香穴),留针20 min,隔天1次;对照组每日口服氯雷他定片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喷鼻治疗,两组均治疗14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体症状及鼻部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AS)、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QLQ)评分的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针刺组患者血清IgE含量及鼻腔分泌物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神经肽Y(NPY)的含量。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VAS和RQLQ总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针刺组患者血清IgE及鼻腔分泌物SP、VIP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鼻腔分泌物NPY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有效率及VAS、RQLQ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数患者认为鼻内针刺疼痛程度较轻,可以耐受;且患者出血量不多,易止,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鼻内针刺可明显改善持续性中重度AR患者的鼻部症状,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为通过调控鼻黏膜神经功能,并以神经肽为介质,经神经—免疫网络通调节免疫应答,从而降低神经源性炎症程度以有效改善AR症状。

关 键 词:变应性鼻炎    鼻内针刺    内迎香穴    神经源性炎症    神经功能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