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上海社区脊髓损伤者康复训练情况调查分析
引用本文:苌凤水,解海霞,高大勇,杨玉慧,翟 华,张 佳,沈 沉,吴爱荣,高 莹,林佩佩,陈 刚,吕 军.上海社区脊髓损伤者康复训练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0(11):1356-1359.
作者姓名:苌凤水  解海霞  高大勇  杨玉慧  翟 华  张 佳  沈 沉  吴爱荣  高 莹  林佩佩  陈 刚  吕 军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中国残疾问题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20003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673052);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201506105030);浦江学者项目(17PJC003);上海市残联系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15]139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7ZDA078);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子项目(2014BAI08B01)
摘    要:摘要 目的:分析上海市社区样本脊髓损伤患者康复训练情况。 方法:在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参加社区康复指导员培训的脊髓损伤患者中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是个人基本情况、受伤情况、康复认知和意向情况、康复训练历史情况等,同时对全市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康复训练的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调查了16个区31名脊髓损伤者和全市21个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调查对象平均受伤24年,康复认知水平总体较高,了解及以上的比例高达85.0%,但少数患者对部分康复原则不了解。上海市各区希望之家开展康复训练的比例高达90.5%,患者对社区康复训练的好处、重要性和开展的必要性有明确认同,大部分人认同每月组织1—2次集中康复训练,这与实际情况一致。调查对象认为影响社区开展康复训练的第一位影响因素是缺乏专业人员指导(85.7%),影响患者定期参加社区集中康复训练的第一位因素是交通因素(64.5%)。54.8%调查对象在受伤1年内进行过早期康复训练。患者受伤1年以后参加机构康复训练的比例是87.1%,但训练次数较少,迄今平均5年参加0.48次训练。康复训练效果方面,机构康复训练最好,其次是社区康复训练,早期和家庭康复训练的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 结论:上海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训练已经初步形成了服务体系,未来应进一步加大脊髓损伤者早期康复训练和机构康复训练服务的供给。连续系统的康复训练模式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通过培训社区康复训练指导员,促进社区和家庭康复训练工作是可以探索的途径。

关 键 词:脊髓损伤  社区康复  康复训练
收稿时间:2019/5/5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康复医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康复医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