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肾与传统尸体供肾肾移植的疗效比较
引用本文:陈国栋,袁小鹏,李军,邱江,傅茜,费继光,邓素雄,黄刚,何晓顺.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肾与传统尸体供肾肾移植的疗效比较[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13,34(7).
作者姓名:陈国栋  袁小鹏  李军  邱江  傅茜  费继光  邓素雄  黄刚  何晓顺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广州,510080
基金项目:卫生部部属(管)医院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卫生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基金,卫生部医疗服务监管司委托办事经费,广东省科技计划临床医学重点项目,中山大学临床医学研究5010计划
摘    要:目的 比较心死亡器官捐赠(DCD)供肾与传统尸体供肾肾移植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单中心2007年2月至2012年6月的69例DCD供肾肾移植受者的资料,并根据受者年龄(相差10岁以内)、移植次数和免疫抑制剂应用情况,按1∶2的比例匹配同期138例传统尸体肾移植受者,进行资料比较.结果 DCD肾移植组术后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DGF)和原发性移植肾无功能(PNF)的发生率为29.0%和2.9%,而传统尸体肾移植组为13.8%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r-Meier分析结果表明,DCD肾移植组术后6个月、1年和3年的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95.7%、95.7%和93.3%;而传统尸体肾移植组分别为97.8%、97.8%和96.8%,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者存活率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和14d,DCD肾移植组的移植肾肾小球滤过率低于传统尸体肾移植组(P<0.05),但术后1个月至1年,两组移植肾肾小球滤过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虽然术后DGF和PNF发生率较高,但DCD肾移植的长期疗效与传统尸体肾移植相当,DCD供肾可以作为替代传统尸体供肾的良好来源.

关 键 词:供者  脑死亡  心脏死亡  肾移植  预后  手术后并发症

Comparison of long-term efficacy and complications after kidney transplantation between donors after cardiac death and traditional deceased donors
Abstract:
Keywords:Donors  Brain death  Cardiac death  Kidney transplantation  Prognosi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