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两种仿生双相陶瓷生物骨的异位成骨作用
引用本文:臧继传,修晓光,曹斌,刘永辉.两种仿生双相陶瓷生物骨的异位成骨作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1):45-47,I0001.
作者姓名:臧继传  修晓光  曹斌  刘永辉
作者单位: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骨外科,山东省青岛市,266003
摘    要:目的:将复合胶原、骨形态发生蛋白后的双相陶瓷生物骨支架材料异位肌袋内植入,观察新骨形成能力。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10在第四军医大学全军骨科研究所及青岛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择成年健康日本大耳兔32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物活性骨组和生物骨组,每组16只。将双相陶瓷生物骨支架材料分别与胶原、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制得仿生双相陶瓷生物骨和仿生双相陶瓷生物活性骨,将两种材料分别植入生物活性骨组和生物骨组兔股部肌袋内,分别于术后第2,4,8,12周取材,进行植入材料的大体观察,组织切片分别做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染色。结果:纳入兔32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大体观察:生物活性骨组和生物骨组术后2周时,材料表面均形成薄层结缔组织包膜,包膜内形成新生的血管网;术后4,6,8周时生物活性骨组包膜内血管网及白色骨样组织生成多于生物骨组。②两组兔骨组织染色观察:生物活性骨组术后2周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材料表面及孔隙有大量纤维结缔组织,毛细血管丰富,未见骨形成;术后8周Masson染色可见散在分布的类骨质,散在的蓝色组织为新生骨;术后12周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材料边缘可见膜内成骨结构,可见排列成行的成骨细胞,新生骨胶原纤维排列稍紊乱,骨细胞及骨陷窝明显。生物骨组术后12周Masson染色材料边缘可见有蓝色网状分布的胶原纤维,无骨形成。结论:两种材料肌袋植入后生物相容性好,仿生双相陶瓷生物活性骨具有异位成骨能力,仿生双相陶瓷生物骨无骨诱导作用。

关 键 词:仿生双相陶瓷生物骨  支架  组织工程
文章编号:1673-8225(2007)01-00045-03
收稿时间:2006-06-15
修稿时间:2006-10-23

Heterogeneous ossification of two kinds of bionic biphasic ceramic-like biologic bones
Zang Ji-chuan,Xiu Xiao-guang,Cao Bin,Liu YH.Heterogeneous ossification of two kinds of bionic biphasic ceramic-like biologic bones[J].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2007,11(1):45-47,I0001.
Authors:Zang Ji-chuan  Xiu Xiao-guang  Cao Bin  Liu YH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