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一种新型慢性压迫性颈髓损伤大鼠模型的建立
引用本文:李广盛,龙厚清,林尔坚,谢文翰,胡勇.一种新型慢性压迫性颈髓损伤大鼠模型的建立[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3,36(1).
作者姓名:李广盛  龙厚清  林尔坚  谢文翰  胡勇
作者单位:1.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
2.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广州,510080
3.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4. 香港大学骨矫形与创伤外科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摘    要:目的 建立并验证一种新型慢性压迫性颈脊髓损伤大鼠模型. 方法 2011年6-2011年11月,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急性压迫组(4h、24h,n=6)、慢性压迫组(4h、12 h、24 h、48 h、72 h、1周,n=6).在C5~6硬膜外间隙置入不同规格吸水聚氨酯胶片制作急、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模型.造模后不同时间行MRI、组织学和组织化学观察,运动功能评分(BBB)评价神经功能. 结果 ①急性压迫组4 ~24 h,T2WI见脊髓明显受压、髓内高信号,组织学见脊髓出血坏死,前角神经元计数显著低于对照、慢性压迫组(P<0.05),BBB评6.0分.②慢性压迫4~12h,见脊髓水肿、中央管变形,神经元计数、髓鞘染色强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BB评20.6分;24 ~ 72 h,脊髓受压明显,中央管扩大、静脉淤血,神经元计数减少(P<0.05),后索神经纤维排列紊乱、断裂,髓鞘染色强度低于对照组(P<0.05),BBB评19.3分;1周,髓内空泡化,神经元数目减少(P<0.05),后索髓鞘蓝染强度低于对照组(P<0.05),BBB评17.5分.T2WI示脊髓受压变形,髓内未见出血信号. 结论 慢性压迫组造模方法可以实现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符合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的病理、影像学和神经功能变化特征.

关 键 词: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  脊髓型颈椎病  大鼠  模型

Pathological validation of a novel experimental chronic compressive cervical myelopathy rat model
LI Guang-sheng , LONG Hou-qing , LIN Er-jian , XIE Wen-han , HU Yong.Pathological validation of a novel experimental chronic compressive cervical myelopathy rat model[J].Chinese Journal of Microsurgery,2013,36(1).
Authors:LI Guang-sheng  LONG Hou-qing  LIN Er-jian  XIE Wen-han  HU Yong
Abstract:
Keywords:Chronic spinal cord compressive injury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Rat  Model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