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谈救阴与通阳
引用本文:吴越人.谈救阴与通阳[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2(2).
作者姓名:吴越人
摘    要:叶天士“救阴不在补血而在养津与测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两语见于《温证论治》,其文看似浅显,其义实甚深刻。上句,王孟英《温热经纬》谓,于“血”、“津”上加“补”、“养”二字,已属蛇足;于“汗”上加“测”字,则更与“救”字气不相贯,于是改为“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其实“补”、“养”二字并非蛇足,汗上着一“测”字,正如章虚谷所说:“测汗者,测之以审津液之存亡,气机之通塞也”、王孟英一改,反而晦涩费解。叶氏此语,因论及湿邪化热而言。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故须通阳:湿邪已经化热,则伤阴,故须救阴。这是叶氏的第一层意思。救阴之法,首先应考虑的当然是养津。但在叶天士的时代,养津之法往往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