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肌电生物反馈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观察
引用本文:赵海红,曹效,孙爱萍,张学敏,王峥,赵文汝.肌电生物反馈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杂志,2014(9):698-699.
作者姓名:赵海红  曹效  孙爱萍  张学敏  王峥  赵文汝
作者单位:100176北京,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神经训导康复部
摘    要: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康复疗效。 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6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膀胱功能干预,包括饮水控制、间歇性导尿、膀胱区理疗、盆底肌训练等,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肛门括约肌的肌电生物反馈康复治疗。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治疗后)检测残余尿量和肛门括约肌表面肌电信号,并根据排尿功能分级评定疗效。 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残余尿量和肛门括约肌扩张和收缩波幅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残余尿量和肛门括约肌扩张和收缩波幅分别为(81.2±47.8)ml、(25.37±5.65)μV和(36.47±5.02)μV,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显效8例(26.7%),有效22例(73.3%),无效0例,对照组显效3例(10.0%),有效17例(56.7%),无效0例, 2组患者显效率和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常规膀胱功能干预的基础上增加肌电生物反馈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排尿能力。

关 键 词:肌电生物反馈技术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物理医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物理医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