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饮用水源水中汞、铬、镉、砷健康风险评价的长江航道工程取水口安全管理研究
引用本文:刘燕婕,吴中乔,万迎春,杨顺益,吕斌.基于饮用水源水中汞、铬、镉、砷健康风险评价的长江航道工程取水口安全管理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8(8).
作者姓名:刘燕婕  吴中乔  万迎春  杨顺益  吕斌
作者单位:长江航务管理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武汉汉思威检测研究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环境与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    要:目的调查长江航道工程水域范围内取水口有害元素污染情况,评价饮用水源地有害元素的健康风险性,从环境健康风险角度提出长江航道工程安全管理措施,有利于航道工程施工期水源地保护。方法基于2013-2014年长江中游荆江航道整治工程水域范围内饮用水源水中有害元素:汞(Hg)、铬(Cr)、镉(Cd)、砷(As)监测数据,应用美国环境保护署(EPA)推荐的健康风险模型,计算、分析、评价荆江航道整治工程水域内取水口周围水中有害元素的健康风险性。结果荆江航道工程水域范围饮用水源地水中Hg非致癌风险危害商(HQ)1,Cr、Cd致癌风险水平10-6,均处于可接受水平;As是主要风险因子,致癌风险水平在3.27×10~(-5)/年~7.95×10~(-5)/年,个别超过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可接受值(5.0×10~(-5)/年),但As含量低于中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WHO和美国As限值(10μg/L),视为安全。结论 Hg、Cr、Cd、As等有害元素应作为长江航道工程水环境风险监测重点指标。以饮用水健康风险评价作为工程水源地安全监测依据,由此提出长江航道施工期取水口安全保护措施,并为长江航道工程饮用水安全保障提供数据和理论参考。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