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电针疗法对脑卒中大鼠肢体痉挛的改善作用
Authors:Junxia LIU  Guigui ZHAO  Yan NIU  Ting GAN  Zhenyu YAN  Yasu ZHANG
Affiliation:1.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医学院,河南 新郑 451100 ; 2.新郑市中医院内十科,河南 新郑 451100 ; 3.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康复学科,河南 郑州 450000
Abstract:目的:探讨电针疗法对脑卒中大鼠肢体痉挛的改善作用及对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 45 只大鼠建立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大鼠 33 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电针治疗组、巴氯芬组,各 11 只,另设手术对照组(10 只)。电针治疗组和巴氯芬组分别用电针疗法和巴氯芬干预,模型对照组和手术对照组不干预,仅抓取固定。采用 Bederson 神经功能评分和平衡木行走实验评价神经功能;电生理描记法检测肌张力;苏木精--伊红(HE) 染色检测脑组织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分析大鼠大脑皮质中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实时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PCR) 检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1a( Grm1a)、γ-氨基丁酸 B 型受体 1( Gabbr1)信使RNA(mRNA) 相对表达量。 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术后第 7 天电针治疗组、巴氯芬组神经功能评分有下降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第 12 天电针治疗组和巴氯芬组神经功能评分均下降(均 P<0.05)。术后第 7 天,与手术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电针治疗组和巴氯芬组电生理描记结果均降低(均 P<0.05),模型对照组、电针治疗组和巴氯芬组电生理描记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第 12 天,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针治疗组和巴氯芬组电生理描记结果均升高(均 P<0.05)。手术对照组无细胞水肿及变性,细胞核无固缩,间质未见出血;模型对照组出现细胞水肿变性、间质充血;电针治疗组和巴氯芬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细胞质水肿变性和间质出血均减轻。与手术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电针治疗组和巴氯芬组 Glu 含量、 Grm1amRNA 相对表达量均增加,GABA 含量、 Gabbr1 mRNA 相对表达量均减少(均 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针治疗组和巴氯芬组 Glu 含量、 Grm1a mRNA 相对表达量均减少,GABA 含量、 Gabbr1 mRNA 相对表达量均增加(均 P<0.05)。 结论:电针疗法可能通过调节大脑皮质中 Glu 和 GABA 表达,调节运动神经元兴奋性,改善脑卒中肢体痉挛状态。
Keywords:Electro-acupuncture therapy, Stroke, Spasm, Motor neuron, Glutamic acid, γ  -aminobutyric acid, SD rat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