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心内膜消融失败难治性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心外膜高密度标测及导管消融题录
作者姓名:熊雄  郭再雄  张劲林  陈艳红  居维竹  杨刚  唐成  罗剑锋  徐健  陈明龙
作者单位:1.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内科;2.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心内科
摘    要:目的总结经心内膜消融失败的难治性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在高密度标测下的电生理特点及经心外膜消融成功的经验。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描述性研究, 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10月来自3家医疗机构共186例经术中电生理检查确诊为局灶性房速患者, 使用高密度标测系统常规进行心内膜导管消融。13例经心内膜消融失败患者中, 3例起源于心耳尖部接受外科微创手术行心耳结扎或切除, 10例经心外膜标测和消融成功。总结并分析10例经心外膜消融成功患者的临床特征、电生理检查、高密度标测相关指标、消融及随访结果。结果 10例经心外膜消融成功的局灶性房速患者中, 女7例、男3例, 年龄(38.4±11.5)岁, 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为51.2%±4.6%, 抗心律失常用药(包括Ⅰ类、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共(1.5±0.7)种。内外膜联合的高密度标测结果:3例起源于右心耳与上腔静脉交界处、3例起源于Bachmann束在左心房的插入点、2例起源于右心房游离壁的心外膜侧、1例于右心耳心外膜侧、1例起源于左心房心外膜Marshall静脉区域。心外膜最早激动点(EAS)的激动时间提前心内膜(8.3±4.5) ms, 内...

关 键 词:导管消融  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  心外膜  高密度标测  三维标测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