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和实验室诊断特点
引用本文:薛莲,丁周志,董淮富.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和实验室诊断特点[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6,31(1):57-58.
作者姓名:薛莲  丁周志  董淮富
作者单位: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 安徽蚌埠 233004
摘    要: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观察我科确诊为MP感染241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和抗MP-IgM抗体检查结果。结果: 241例MP感染中,肺炎160例(66.4%),发热155例,均有咳嗽,部分患儿有喘息。胸部X线肺纹理增多147例(60.9%),其次为两侧支气管肺炎样改变53例(22.0%),有时仅为肺门影增浓24例(10.0%),为大叶性实变影10例(4.1%),合并胸腔积液7例(2.9%)。肺外感染81例(33.6%)。抗MP-IgM抗体于病程4~11天出现,12~27天达高峰。结论: MP感染除肺部感染外,也可引起其他系统损害。早期诊断可结合临床表现和胸部X线特点,确诊依赖于抗MP-IgM检查结果。

关 键 词:肺炎  支原体属    IgM抗体    儿科学
文章编号:1000-2200(2006)01-0057-02
收稿时间:2005-03-11
修稿时间:2005年3月11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蚌埠医学院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蚌埠医学院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