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DDNAQ致突变作用的研究
引用本文:邹曙光,杨鲁源,杨希朋,李建玲,于永强,郭秀云,邵华,龚时敏,范述伟,李丽华,许琳清,高敏.DDNAQ致突变作用的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1994(5).
作者姓名:邹曙光,杨鲁源,杨希朋,李建玲,于永强,郭秀云,邵华,龚时敏,范述伟,李丽华,许琳清,高敏
作者单位:青岛染料厂职工医院
摘    要:本研究对某厂122名接触1─〔2.4─二硝基〕苯氧基—5—〔3.4—二硝基〕苯氧基—4.8—二硝基蒽醌(DDNAQ)(车间空气粉尘浓度为0.16mg/m3)的工人和某厂100名非接触工人进行了口腔粘膜上皮细胞微核检查,发现接触组微核人员出现率和平均微核率分别为76.22%和2%,显著高于非接触组相应的30.00%(P<0.01)和0.4%(P<0.01)。是时,上述接触组和非接触组各12名工人进行了中性白细胞DNA含量测定,接触组(600个细胞)DNA含量为3.67±0.30,与非接触组(600个细胞)的3.02±0.18相比较,差别显著(P<0.01)。此外,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小鼠受精卵染色体数目畸变细胞率,染毒组(0.8mg/kg·wt)为1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4%(P<0.05);金黄地鼠胚胎早期培养细胞转化试验,染毒组(0.1ug/ml,1.0ug/ml转化克隆/总克隆为4/467、3/442(空白对照组为0/508),呈阳性结果。上述结果说明DDNAQ对遗传物质存在作用,应加强职业性接触工人卫生防护工作,保护工人及其后代的健康。

关 键 词:DDNAQ,口腔粘膜上皮细胞,微核,中性白细胞,DNA含量,小鼠受精卵,染色体畸变细胞率,细胞转化

STUDY ON MUTAGENICITY OF 1 2,4 DINITRO PHENOXY 5 3,4 DINITRO PHENOXY 4,8 8 DINITROANTHRAQUINONE(DDNAQ)
Abstract:
Keywords:DDNAQ  buccal mucosa    cells  micronucleus  neutrocytes  DNA cotent  mousezygotes  chromosomal aberration  cell    transformation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