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原发性支气管肺类癌的^18F-FDGPET/CT诊断价值
引用本文:黎海涛,陈伟,黎川,厉红民,陈霖.原发性支气管肺类癌的^18F-FDGPET/CT诊断价值[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8,33(12).
作者姓名:黎海涛  陈伟  黎川  厉红民  陈霖
作者单位:[1]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放射科,重庆400038 [2]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核医学科,重庆400038
摘    要:目的:探讨^18F-FDGPET/CT对支气管肺类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胸片及CT和^18F-FDGPET/CT检查的周围型支气管肺类癌,分析病灶的影像学特点、测定PET/CT标准摄取值,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右上肺尖段和前段各1例,右肺中叶1例,右肺下叶2例,左肺上叶尖后段和下叶背段各1例。病灶直径3.4~6.2cm,平均5.4cm。CT显示病灶形态为肺内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软组织密度结节或肿块,病灶内密度均匀,边界清楚,其中2例有浅分叶,2例有短毛刺征,1例病灶周围可见条片影,2例边缘光滑。病灶均表现为病灶内^18F-FDG轻度或明显增高,SUV值为3.3±1.4(2.8~5.3),2例病灶内放射性分布不均匀,可见不规则斑片状及条索状放射性缺损影。1例表现为纵隔和腹腔淋巴结FDG摄取增高。手术病理均证实为非典型神经内分泌癌(类癌)及1例纵隔淋巴结转移。结论:PET显像可清晰显示支气管肺类癌的FDG异常浓集,根据病灶的浓集程度和结构变化对病灶的恶性程度进行判断。同时CT可对病灶进行精确定位并对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方面为疾病的判断提供详细的资料。

关 键 词:PET/CT  支气管肺类癌  病理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