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改良液氮冻伤法建立易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
引用本文:王双双,王丽丽,杨升华,孔根现,蒋知新.改良液氮冻伤法建立易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21).
作者姓名:王双双  王丽丽  杨升华  孔根现  蒋知新
作者单位:1. 南方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广东 广州,510515
2.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5医院中心实验室
摘    要:目的建立改良液氮冻伤法制作动脉粥样硬化(AS)易损斑块(VP)模型,验证改良法是否优于传统的造模方法。方法雄性新西兰白兔24只随机分为改良方法组(A组)和传统方法组(B组)各12只。分别按照改良方法及传统方法造模,6 w末各组随机抽取4只兔子(A1组=4只,B1组=4只)检测斑块形成状况。A组6 w末、B组10 w末剩余兔子(A2组=8只,B2组=8只)以液氮激发斑块破裂。激发48 h后取出右颈总动脉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斑块内基质金属蛋白(MMP)-1水平。不同时间点分别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兔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高脂3 d后兔血脂水平已明显升高,1 w后达基础水平的415倍;血脂变化曲线可见第1周血脂上升最为明显。与基线水平相比,高脂喂养1 w后两组兔血清hs-CRP即明显升高,至激发前进一步升高,激发后hs-CRP较激发前明显升高;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大体观察及HE染色可见6 w末A1组兔已形成明显的AS化斑块,而B1组兔斑块较小;激发后48 h两组兔子的右颈总动脉均可见AS表面内皮损伤,部分形成血栓;两组易损斑块在组织结构上无明显差异,免疫组化染色见两组斑块处均有MMP-1蛋白的大量表达。结论改良液氮冻伤法可构建易损/破裂粥样硬化斑块,较传统方法明显缩短成模时间,节约造模成本,更快速,更高效。

关 键 词:改良模型  易损斑块(VP)  血脂  炎性因子

An improved method to establish vulnerable atherosclerotic plaque model
Abstract:
Keywords:Modified model  Atherosclerosis  Vulnerable plaques  Lipids  Inflammatory factor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