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后循环梗死患者MRA、MRI特征与眩晕类型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引用本文:付越姣,张赟,肖彩霞,李佳佳.后循环梗死患者MRA、MRI特征与眩晕类型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3,45(3):447-449.
作者姓名:付越姣  张赟  肖彩霞  李佳佳
作者单位:安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河南 安阳 455000
摘    要:目的:探讨后循环梗死患者MRA、MRI特点与眩晕类型的关联及其对预后的意义.方法:选取本院就诊的后循环梗死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眩晕类型的不同,分为枕叶颞叶内侧组、丘脑组、脑干组和小脑组.对四组的MRI、MRA特点、病情特征的描述对比及其间关联的回归分析;同时随访患者预后,并讨论影响预后的潜在因素情况.结果:本研究中不同眩晕类型患者基本情况及特征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共检出19例预后不良患者.小脑组患者T1和T2值水平均最高.MRA特征分析可见,小脑组患者可见基底动脉弯曲度最高,且中/重度弯曲比例者比例也最高,DWI高信号以及ADC低信号所占比例也最高,均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枕叶颞叶内侧梗死类型的发生与年龄增高、MRI检测DWI高信号以及MRA检测基底动脉中/重度弯曲因素存在正向关联,OR值均>1;丘脑型梗死的出现与男性、MRI检测ADC低信号以及MRI检测T1值增高因素存在正向关联;脑干类型的梗死则与男性、MRI检测ADC低信号和MRI检测T1值增高因素存在正向关联;另外,小脑型梗死的发生与DWI高信号、MRA检测基底动脉中/重度弯曲以及MRI检测ADC低信号存在正向关联.另外,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包括MRA检测基底动脉中/重度弯曲,男性,小脑型眩晕,MRI检测ADC低信号以及高血压现病史均为预后不良的潜在危险因素.结论:MRI和MRA特征在不同类型眩晕患者中表现存在差别,有助于临床借此进行不同类型患者的区分.MRA检测基底动脉中/重度弯曲,男性,小脑型眩晕,MRI检测ADC低信号以及高血压现病史均为预后不良的潜在危险因素.

点击此处可从《四川生理科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四川生理科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