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两种肌内效贴贴扎方法对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
引用本文:石立业,吴值荣,吕楠,马彩云,尚清.两种肌内效贴贴扎方法对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J].中华物理医学杂志,2022,44(8):715-718.
作者姓名:石立业  吴值荣  吕楠  马彩云  尚清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儿童康复科,郑州 450000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婴幼儿运动障碍功能评估及运动康复技术规范研究项目(162102310223);河南省科学技术厅中美国际重度神经发育迟缓康复治疗技术(HNGD2020024)
摘    要:目的 观察不同肌内效贴(KT)贴扎方法对痉挛型脑瘫偏瘫患儿上肢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差异。 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痉挛型脑瘫偏瘫患儿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A组25例和观察B组24例。3组患者儿均给予常规上肢康复治疗,观察A组和观察B组则在常规上肢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增加两种不同肌内效贴贴扎方法进行治疗,肌内效贴治疗隔日1次,连续治疗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治疗后)评估2组患儿上肢的肌张力[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精细运动功能[精细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FM)]和前臂旋后角度。 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的MAS评分、FMFM评分和前臂旋后角度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和观察B组治疗后的MAS评分、FMFM评分和前臂旋后角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治疗后的MAS评分与观察B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B组治疗后的FMFM评分为(82.96±5.08)分,显著优于观察A组治疗后的(73.08±4.73)分,前臂旋后角度为(30.17±2.35)°,却显著低于观察A组治疗后的(36.76±2.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KT治疗可有效地改善痉挛型脑瘫偏瘫患儿的上肢运动功能,且贴扎方法不同,疗效也不一致。

关 键 词:脑瘫    痉挛型    偏瘫    肌内效贴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物理医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物理医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