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心肌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引用本文:孙虹,台虹,刘琳,郭恒云,王建琼,孙鷖,赵崇吉,张昱璠.心肌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5,26(5):315-316.
作者姓名:孙虹  台虹  刘琳  郭恒云  王建琼  孙鷖  赵崇吉  张昱璠
摘    要:目的应用临床诊断性能曲线(ROC)评价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红蛋白(Myo)和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CK—MB mass)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决定限。方法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病例组及对照组的血清cTnT、Myo和CK—MB mass,所得数据用ROC曲线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入院即刻血清cTnT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最佳临界值为0.042μg/L,诊断特异性93%、敏感性92%;CK—MB mass的临界值为5.37μg/L.诊断特异性88%;Myo的临界值为62.8μg/L,诊断特异性为74%、敏感性为72%。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胸痛发作6h内Myo的诊断敏感性较高(90.0%)。cTnT其次(76.7%),CK—MB mass最低(73.3%);6h后Myo诊断敏感性仅为58.3%;cTnT上升为91.7%,CK—MB mass仍为75.0%。结论cTnT不论是曲线下面积、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等方面都明显优于CK—MB mass和Myo.是诊断急性心肌损伤的“金标准”。

关 键 词:心肌标志物  急性心肌梗死  诊断  临床应用  ROC曲线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