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去核对余甘子药材质量的影响
引用本文:罗传红,黄胜杰,胡琪琪,谭鹏,苟桦梅,魏夕川,黄浩洲,樊三虎,林俊芝,张定堃,韩丽.去核对余甘子药材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1,27(9):147-156.
作者姓名:罗传红  黄胜杰  胡琪琪  谭鹏  苟桦梅  魏夕川  黄浩洲  樊三虎  林俊芝  张定堃  韩丽
作者单位:1.成都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 611137;2.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质量生物评价重点研究室,成都 610041;3.成都市三勒浆药业集团,成都 610000;4.成都中医药大学 附属医院,成都 610072
基金项目:四川省中医药标准化研究项目(20190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973493);成都中医药大学“杏林学者”学科人才科研提升计划项目(QNXZ2018003);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学科特色创新科研团队项目(CXTD2018006)
摘    要:目的 通过化学分析和体外试验考察余甘子果核、果肉间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差异,探究果核对余甘子药材质量的影响。方法 基于现有数据库对余甘子与去核余甘子(余甘子肉)进行文献、药材标准、市场调研;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PLC-Q-Orbitrap HRMS)技术对果核、果肉进行化学成分鉴定,流动相选择0.1%甲酸水溶液(A)和甲醇(B)梯度洗脱(0~25 min,5%B;25~30 min,5%~95%B;30~35 min,95%~5%B),流速0.2 mL·min-1;选择加热电喷雾离子源(HESI),正、负离子模式检测,扫描范围m/z 100~1 500。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余甘子果核、果肉中没食子酸、柯里拉京、诃黎勒酸和鞣花酸的含量,流动相甲醇(A)-0.05%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6 min,5%A;6~15 min,5%~7%A;15~20 min,7%~15%A;20~25 min,15%~21%A;25~31 min,21%~22%A;31~41 min,22%A;41~47 min,22%~28%A;47~51 min,28%~32%A;51~57 min,32%~38%A;57~70 min,38%~45%A;70~80 min,45%~65%A;80~85 min,65%~5%A),检测波长270 nm。通过滤纸片法考察余甘子果核、果肉对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运用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比较余甘子果核、果肉的抗氧化活性。结果 从余甘子果核、果肉中共鉴定出了47种化合物,主要包括鞣质类、黄酮类、酚酸类、脂肪酸类、氨基酸类、有机酸类、糖及糖苷类化合物,大部分有效成分主要集中在果肉,果核中脂肪酸类成分占比较高。HPLC含量测定结果显示20批余甘子药材果肉中没食子酸、柯里拉京、诃黎勒酸、鞣花酸等多酚类化合物含量远远高于果核;抗菌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余甘子果核均不具有抗菌作用;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结果表明果核[半抑制浓度(IC50)=199.632 mg·L-1]的抗氧化作用远小于果肉(IC50=12.688 mg·L-1)。结论 从多酚含量与抗菌、抗氧化活性来看,古代和现今采用余甘子肉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这可能是为了去除余甘子质次部分,以增强临床治疗效果。同时,鉴于余甘子果核占比较大,且含有较高的脂肪酸等成分,在实际临床应用中是否去核使用还有待于深入研究确认。

关 键 词:余甘子  去核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抗菌  抗氧化  中药材
收稿时间:2020/9/7 0:00:00

Effect of Removing Core on Quality of Phyllanthi Fructus
LUO Chuan-hong,HUANG Sheng-jie,HU Qi-qi,TAN Peng,GOU Hua-mei,WEI Xi-chuan,HUANG Hao-zhou,FAN San-hu,LIN Jun-zhi,ZHANG Ding-kun,HAN Li.Effect of Removing Core on Quality of Phyllanthi Fructus[J].China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2021,27(9):147-156.
Authors:LUO Chuan-hong  HUANG Sheng-jie  HU Qi-qi  TAN Peng  GOU Hua-mei  WEI Xi-chuan  HUANG Hao-zhou  FAN San-hu  LIN Jun-zhi  ZHANG Ding-kun  HAN Li
Abstract:
Keywords: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