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2006—2019年天津市河西区主要慢性病死亡情况及早死概率趋势分析
引用本文:王淼,范美娟.2006—2019年天津市河西区主要慢性病死亡情况及早死概率趋势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21(1):77-80.
作者姓名:王淼  范美娟
作者单位:天津市河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非传染病预防控制科
摘    要:目的分析2006—2019年天津市河西区户籍居民主要慢性病死亡情况及早死概率变化趋势,为评价慢性病防控策略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死亡监测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中死亡日期为200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的天津市河西区户籍人口。按照《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10版(ICD-10)》进行死因编码,4类主要慢性病ICD-10编码为心脑血管疾病(I00-I99)、恶性肿瘤(C00-C97)、慢性呼吸系统疾病(J30-J98)和糖尿病(E10-E14)。采用Excel 2007和SPSS 19.0对数据进行整理及统计分析,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构成比、早死概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率的比较使用χ2检验。结果2006—2019年天津市河西区户籍居民4类主要慢性病粗死亡率变化范围为605.05/10万~686.57/10万,APC=0.50%;标化死亡率由299.10/10万下降至207.45/10万,APC=-2.37%,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4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从15.23%下降到10.23%,APC=-2.57%,男女性早死概率APC分别为-1.49%、-4.69%,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早死概率APC分别为-2.86%、-2.08%和-8.79%,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2006—2019年天津市河西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3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呈下降趋势,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早死概率仍处于较高水平,需进一步落实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的各项措施,预防与控制慢性病的发生。

关 键 词:慢性病  早死概率  年度变化百分比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