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HBsAg定量在慢性乙型肝炎自然史及干扰素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姓名:胡晨波  陆培瑜  陈晓蓉
作者单位:胡晨波 (201399,上海市浦东新区南华医院肝病科); 陆培瑜 (201399,上海市浦东新区南华医院药剂科); 陈晓蓉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基金项目:浦东新区卫生系统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项目编号:PWRq2012-05)
摘    要:1968年Blumberg等[1]首次报道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标志物。由于当时HBsAg定性检测,只能将其作为一个诊断肝炎原因的血清学指标,而不能用作监测慢性HBV患者疾病进展。随着HBsAg定量检测在临床上的运用,近期研究发现HBsAg水平反应了双链共价闭合DNA(cccDNA)转录活性。它不仅是提示乙肝病毒感染而且还能预测疾病进展风险与慢性HBV感染患者抗病毒治疗应答,因而备受关注。现就有关HBsAg定量水平作为新的优化指标在HBV感染自然史及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的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关 键 词:HBsAg定量  慢性乙型肝炎  临床意义  治疗应答  自然史  HBV感染患者  干扰素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