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应用三维超声成像技术评估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结构的近期影响
作者姓名:段丽李菊香楚宁宁周宁明
作者单位:1.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超声科200240;
基金项目:上海市闵行区自然科学研究课题(2016MIIZ15)
摘    要:目的探讨应用三维超声成像技术评估不同分娩方式对女性盆底结构的近期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3月间在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进行检查和分娩的孕产妇200例,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成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在产后6~8周时对盆底进行三维超声检查,检测和分析静息和Valsalva状态下肛提肌裂孔左右径、前后径和面积,耻骨直肠肌厚度和膀胱颈移动度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静息和Valsalva状态下阴道分娩组患者的肛提肌裂孔的左右径、前后径和面积均大于剖宫产组的患者;两组患者静息状态下左右两侧耻骨直肠肌厚度均大于Valsalva状态,阴道分娩组患者在静息和Valsalva状态下耻骨直肠肌厚度均小于剖宫产组患者,两组患者在静息和Valsalva状态下的左侧耻骨直肠肌厚度均大于右侧;阴道分娩组患者的膀胱颈移动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盆底结构的影响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5)。结论阴道分娩较剖宫产分娩者肛提肌裂孔面积更大、耻骨直肠肌厚度更薄、膀胱颈移动度更多,三维超声技术的成像清晰立体,能够全面观察盆底结构,且经济简便,应用三维超声成像技术评估两种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障碍性疾病辅助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 键 词:超声成像技术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  不同分娩方式  女性盆底结构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