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Ⅱ层突触形态结构的变化
作者姓名:彭志勇  程智刚  王云姣  吴晓英  曹小娟  郭曲练
作者单位:彭志勇,PENG Zhi-yong(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麻醉科,广东,佛山,528200;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麻醉科,长沙,410008);程智刚,王云姣,郭曲练,CHENG Zhi-gang,WANG Yun-jiao,GUO Qu-lian(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麻醉科,长沙,410008);吴晓英,WU Xiao-ying(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超微结构教研室,长沙,410008);曹小娟,CAO Xiao-juan(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麻醉科,广东,佛山,528200)
摘    要:目的:观察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Ⅱ层突触形态结构的可塑性,探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方法:SD大鼠1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各5只,采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建立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和体视学定量分析脊髓Ⅱ层突触形态结构的参数变化。结果: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脊髓背角Ⅱ层的突触后致密物质增厚(P<0.05),突触间隙增宽及突触界面曲率明显增大(P<0.05),凹型棘突触的数密度显著增高(P<0.01),总突触、棘突触和穿孔性突触的数密度增高明显(P<0.05)。结论:脊髓Ⅱ层突触形态结构可塑性变化可能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

关 键 词:神经痛  脊髓背角  突触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