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8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1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88篇
中国医学   349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芩茎叶总黄酮抗心肌缺血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黄芩茎叶总黄酮是黄芩茎叶的主要有效部位,以总黄酮100mg.kg-1、500ng.kg-1、25mg.kg-1po给药,可明显延长小鼠常压缺氧的存活时间,对iv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大鼠心肌缺血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并可增加离体豚鼠的冠脉流量  相似文献   
2.
郭旭东  晏伟  席少阳  杨莉萍  姬捷  马晓辉  黄璐琦  晋玲 《中草药》2023,54(16):5296-5311
目的 对21世纪以来国内外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相关研究进展进行可视化分析,梳理其研究前沿,分析发展方向,为今后黄芩相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的英文文献,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的中文文献进行检索并进行数据清洗。利用VOSviewer、Coocation等软件对发文量、地区/作者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主题演化路径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对黄芩相关的研究前沿热点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英文文献1560篇、中文文献22 214篇。黄芩相关领域发文量在2014年以前每年呈现上升趋势,之后每年发文量趋于稳定状态,我国在黄芩相关研究领域占主导地位。合作网络显示国际上中国与美国合作较为紧密,国内各地区合作较为散乱,协作程度较为薄弱。关键词分析表明未来黄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代谢组学、化学成分、作用机制、抗肿瘤、阿尔茨海默症等方向。结论 黄芩相关研究进展迅速,近年来对黄芩的研究逐步稳定,2019年后有回温现象。在后续的研究过程中应注重各地区、各机构之间的合作创新。代谢组学、化学成分、作用机制、抗肿瘤、阿尔茨海默症等方向成为近年来黄芩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黄芩不良反应机制研究还不够完善,同时在其质量评价方面需要更深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黄芩在河北省燕山及太行山山脉生态适宜性区划。方法:通过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等方式获取黄芩分布位点信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最大信息熵模型分析其分布区的主导生态因子、数值和权重,得出黄芩药材在河北省的生态适宜生长区。结果:研究表明,海拔、坡度、最暖季降水量、最湿月降水量、年均温、土壤类型、植被类型7项环境因子是影响黄芩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黄芩在河北省的生态适宜生长区主要分布在承德、张家口、保定等地的燕山及太行山山脉区域。结论:可在太行山山脉的承德市、张家口市、保定市,燕山山脉的秦皇岛市引种栽培黄芩。  相似文献   
4.
以MIC相对值为指标,观察黄连、黄芩、甘草煎液单味或不同比例配伍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黄连与黄芩配伍,黄芩的抑菌作用有所降低,但黄连则未见降低;黄芩多于黄连时,黄连的抑菌作用似有增强。黄连与甘草配伍,无论比例如何,配伍后的抑菌作用均呈降低趋势。当三药同时配伍时,黄连、甘草的抑菌作用不变,或反增强,只有黄芩的抑菌作用有减弱趋势。黄连与黄芩、甘草两两配伍,单独使用时,其抑菌作用似不如组成三药配伍。其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黄芩茎段直接诱导丛生芽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丁如贤  张汉明  付翔 《中草药》1998,29(3):194-195
黄芩带节茎段培养在MS+6-BA1mg/L+NAA0.2mg/L的培养基上,先诱导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出现许多绿色小芽。进一步移至MS培养基上产生大量的丛生芽。丛生芽培养干1/2MS+IBA0.5mg/L培养基上可诱导生根,形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黄芩愈伤组织培养和黄芩苷合成调控的规律。方法采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诱导愈伤组织;HPLC法测定黄芩苷的量。结果黄芩愈伤组织生长和黄芩苷积累的优势培养条件为在基本培养基MS中氮源浓度为60mmol/L(NH4 ∶NO3-为1∶1),KH2PO4浓度0.5~1.5mmol/L,附加80g/L蔗糖,0.3mg/LIAA,2mg/L6-BA和200mg/L蛋白胨,温度(25±1)℃,暗培养。培养40d后收获愈伤组织,生物量达28.7g/L,黄芩苷为167.4mg/g,明显高于野生黄芩的最高量。结论黄芩愈伤组织的生长和黄芩苷的积累并不同步,而是先生长后合成。蔗糖对黄芩苷的合成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在蔗糖质量浓度小于3%时,能有效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但对黄芩苷的合成没有刺激作用;当蔗糖质量浓度在3%~8%时,愈伤组织表现出明显的生长和次生代谢功能,黄芩愈伤组织的生长及黄芩苷合成明显增加;当蔗糖质量浓度在8%时,两者均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7.
甘肃黄芩抗氧化有效成分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分离鉴定甘肃黄芩丙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有效成分。方法 :采用色谱柱进行分离 ,以波谱及标准品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5个化学成分 ,分别为千层纸素A(oroxylinA ,Ⅰ )、汉黄芩素 (wogonin ,Ⅱ )、黄芩素 (baicalein ,Ⅲ )、甘黄芩苷元 (ganhuangenin ,Ⅳ )、甘黄芩素 (ganhuangemin ,Ⅴ )。从甲醇提取物得到黄芩苷 (baicalin ,Ⅵ )。结论 :甘黄芩素 (ganhuangemin)为首次从甘肃黄芩中分离得到的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 ,黄芩素和甘黄芩苷元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明显的高于BHT(butylatedhydroxytoluene)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讨"半枝莲–山慈菇"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筛选半枝莲、山慈菇的有效化学成分及相应靶蛋白。通过DrugBank、Uniprot数据库筛选乳腺癌潜在靶点,运用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图。使用STRING数据库绘制蛋白互作(PPI)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对有效作用靶点进行GO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出半枝莲中有效化学成分29个,山慈菇中有效化学成分3个;对应潜在作用靶点517个,乳腺癌靶点118个;将"半枝莲–山慈菇"与乳腺癌的靶点对比,获得8个药物–疾病共同靶点,包括雄激素受体(AR)、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9)、雌激素受体α(ESR1)、雌激素受体β(ESR2)、钾电压门控通道亚家族H成员2(KCNH2)、前列腺素G/H合酶2(PTGS2)和钠依赖性血清素转运体(SLC6A4)。GO功能分析得到197个条目,涉及药物代谢等方面。KEGG通路分析得到116个条目,涉及膀胱癌、非小细胞肺癌、胰腺癌、非洲锥虫病、前列腺癌、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等通路。结论研究揭示了"半枝莲–山慈菇"抗乳腺癌的关键靶点和涉及的生物学过程及信号通路,并结合分子对接技术,发现其作用是多靶点、多通路的,为今后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network pharmacology of anti-tumor Chinese medicinal formulae and explain the synergistic mechanism of various active ingredients of Chinese medicinal formulae.Methods:We collected the anti?tumor Chinese medicinal formulae and chose several single herbs with the top frequency for further study.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hese herbs were downloaded from databases CNPC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and were analyzed to set up the anti-tumor material basis.The genes regulated by these constituents were retriev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grated database and Comparative Toxicogenomics database.Results:We collected 65 anti-tumor Chinese medicinal formulae,and 4 single herbs were selected,including Licorice,Radix astragali,Panax ginseng,and Radix scutellariae,which consist of 172,70,293,and 92 known constituents,respectively.The constituent–gene network,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gene–pathway enrichment network,and gene–disease network were constructed.Moreover,molecular docking was employed to clarify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active constituents and key drug targets(PTG2,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estrogen receptor 1,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AKT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 [MAPK1],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alpha,and MAPK8).Most of the constituents could act on multiple targets,whose structures mainly belong to alkaloids,flavonoids,and their glycosides,organic acids,or dianthrone,and their representative chemical constituents include narcissus glycosides,rutin,dauricine,scutellarin,baicalin,isoschaftoside,and leucovorin.Conclusion:The network mechanism of the effective constituents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TCMs) for anti-tumor therapy was partially uncovered by using statistical methods,network pharmacology methods,and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This study will provide important information for new drug design with multiple targets for anti-tumor therapy.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蒲地蓝消炎片进行定性定量方法研究。方法 对处方中的黄芩、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4味药材采用显微或TLC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中有效成分黄芩苷的含量,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磷酸(47:53: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 nm,流速为1.0 mL·min-1结果 在薄层色谱中可检出黄芩、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含量测定中黄芩苷进样量在5.008~100.16 µ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黄芩苷的加样回收率为98.87%,RSD为0.95%(n=9)。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单,受外界干扰因素少,重现性好,可用于蒲地蓝消炎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