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篇
  免费   190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4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61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4篇
肿瘤学   36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PTEN基因敲除对辐射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EF1和MEF1/PTEN-/-细胞内ROS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2O2和DPI预处理后AKT激酶的表达变化;采用细胞克隆形成率试验分析细胞对60Co γ射线的敏感性。结果 PTEN基因敲除后细胞ROS水平增加,辐射敏感性降低。H2O2和DPI预处理后影响MEF1细胞AKT激酶活性,但对MEF1/Pten-/-细胞无影响。 结论 PTEN基因敲除阻断了ROS对AKT的介导,AKT激酶持续活化,可能是辐射敏感性降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采用MTT方法观察癌光啉结合^60Coγ射线放射对四株人鼻咽癌细胞体外放射增敏作用,结果表明在一定的PsD007浓度范围内,随PsD007浓度的升高,放射对细胞的杀灭作用明显增强,当浓度分别为1.25,6.25,12.5,25和50μg/ml时,对四株细胞杀灭增加倍数分别为1.01-1.06,1.15-1.29,1.28-1.59,1.79-3.18,2.86-5.55;放射量效存活曲线按多靶单击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不同组织来源癌细胞株和人体肿瘤组织原代细胞的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的个体差异性,探寻预测癌细胞辐射敏感性的生物指标。方法 60Co γ射线照射诱发DNA损伤,脉冲电场凝胶电泳检测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法检测细胞辐射敏感性。结果 8个不同组织来源癌细胞株的辐射敏感性有较大的差异(D0为0.65~2.15 Gy),不同细胞株20 Gy γ射线照射诱发产生的DNA双链断裂原初损伤有一定的差别,但与细胞辐射抗性无相关性。辐射敏感细胞SX-10的DNA双链断裂修复缺陷发生在早期快速修复相,而A2780细胞的修复缺陷是发生在晚期慢速修复相。20 Gy照射修复2 h后DNA双链断裂残留量与细胞辐射敏感性指标D0SF2值有显著的相关性。不同个体患者脑肿瘤组织原代细胞之间,辐射诱发DNA双链断裂的修复反应存在明显差异,修复2 h后残留损伤的个体差异性分布类似于癌细胞株。结论 DNA双链断裂残留损伤与癌细胞辐射抗性有显著相关性,可作生物指标预测肿瘤组织细胞对放射治疗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人低分化鼻咽癌亚株之间的放射敏感性差异及对其放射增敏。方法 采用氚掺入法检测其亚株对射线敏感的差别;通过细胞周期同步化对其放射抵抗亚株S1增敏。结果氚掺入法结果表明放射后1-15受抑制程度大(P〈0.05);TNF仅可以使细胞周期同步化达到了放射增敏,对放射抵抗亚株增敏后缩小了亚株间的放射敏感性差距。结论 低分化鼻咽癌亚株存在着放射敏感性差异;对其放射抵抗亚株增敏后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彗星"分析法检测人癌裸鼠移植瘤的放射敏感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彗星”分析法应用于人实体肿瘤放射敏感性检测的可能性。方法 应用“彗星”分析法 ,以尾力距之比 (RTM)作为终指标 ,检测人肺腺癌、人食管鳞癌和人鼻咽鳞癌等 3种人癌裸小鼠移植瘤的放射敏感性。裸小鼠移植瘤组织被消化并稀释成细胞浓度为 4× 10 4ml的单细胞悬液后 ,分成对照组 (0Gy)和不同剂量照射组 ,照射组分别给予 2、5、10和 15Gy的 6MVX射线的冰上照射 ,照射后立即进行“彗星”分析。结果  3种人癌裸小鼠移植瘤细胞未照射时 (0Gy)的尾力矩 (TM)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F =9.11,P <0 .0 1)。不同剂量 (2、5、10和 15Gy)照射后 ,3种人癌裸小鼠移植瘤细胞未做校正时的TM所反映放射敏感性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依次为 :肺腺癌 >食管鳞癌 >鼻咽鳞癌 ,显然与临床一般印象不符 ;而经与对照组进行“本底”校正后的RTM所反映放射敏感性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依次为 :食管鳞癌 >鼻咽鳞癌 >肺腺癌 ,则符合临床一般印象。结论 ①应用“彗星”分析法检测实体肿瘤的放射敏感性 ,尾力矩必须进行“本底”校正 ,即扣除对照组本底误差后的尾力矩才能很好地反映实体肿瘤的放射敏感性差异。②“彗星”分析法可用于检测人体肿瘤组织的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Purpose: Severe acute toxicity limits the effective use of radiotherapy in patients who are radiosensitive, and it is not usually possible to identify these radiohypersensitive (R-H) individuals before treatment commences. Five such R-H patients were detected over a 3-year period. We undertook this study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severe acute radiohypersensitivity of these five individuals showed any correlation with cellular and molecular parameters known to be abnormal in radiosensitivity-related syndromes such as ataxia–telangiectasia (A-T).

Methods and Materials: Lymphoblastoid cells were isolated from fresh blood from the 5 R-H individuals who had previously demonstrated clinical R-H at least 9 months prior to sampling. Lymphoblastoid cell lines (LCLs) were established to determine the extent of postradiation chromosomal aberrations, cell cycle delay, cell proliferation, and tumor suppressor p53 protein stabilization.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nd protein truncation (PTT) assays were used to test for the possibility of mutations in the gene mutated in A-T, termed ATM.

Results: LCLs derived from R-H subjects retaine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degree of radiation-induced chromosomal aberrations when compared to normal control LCLs. p53 stabilization by ionizing radiation appeared normal in all but one R-H subject. There was no evidence of A-T gene truncation mutations in any of the R-H subjects tested.

Conclusions: All R-H subjects in this study had their cellular radiosensitivity confirmed by the chromosomal aberration assay. Delayed p53 stabilization at 4 hours postirradiation in one R-H subject suggested that different etiologies may apply in the radiohypersensitivity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相似文献   

7.
RNA干扰HIF-1α增强人肺腺癌SPCA-1细胞放射敏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RNA干扰乏氧诱导因子1(HIF-1)增强人肺腺癌SPCA-1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方法构建干扰HIF-1α质粒pSUPER-HIF-1α,采用荧光定量RT-PCR、Western blot方法观察有氧与乏氧状态下RNA干扰HIF-1α的变化,用成克隆实验观察乏氧时RNA干扰HIF-1α对放射的增敏作用。结果在常氧和乏氧的状态下,RNA干扰HIF-1α引起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下降64%和76%;在乏氧的状态下,蛋白的表达下降。转染pSUPER-HIF-1α后的细胞存活曲线的D0值为2.5Gy,转染空白质粒细胞和空白对照细胞的D0值分别为5、0Gy和5、1Gy,增敏比为2.1。结论RNA干扰HIF-1α可以增加SPCA-1细胞对放射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人喉鳞癌细胞端粒长度与放射敏感性的关系,以寻求能够预测肿瘤细胞内在放射敏感性的分子标志物. 方法 体外长期传代的人喉鳞癌细胞系Hep-2经0、2、4、8、12Gy剂量照射3次后的存活后代体外培养20代,以克隆形成实验测定其放射敏感性参数SF2,用Southern-blotting法测定其端粒长度(TRF). 结果 体外长期传代的Hep-2细胞系随着受照剂量的增加, 其放射存活后代的SF2逐渐升高(P<0.05),其TRF逐渐缩短(P<0.01);而且,SF2与TRF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0.921, P<0.01). 结论 通过不同放射剂量处理体外长期传代的人喉鳞癌细胞系可获得不同放射敏感性的细胞存活后代,且放射存活后代的放射敏感性与其细胞端粒长度具有较好的负相关关系,提示端粒长度检测有望成为预测肿瘤细胞内在放射敏感性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宫颈癌是中国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有年轻化趋势。放疗是宫颈癌的重要治疗方法,对于Ⅰa1~Ⅱa2期宫颈癌患者,单纯根治性手术与根治性放化疗效果相当,而对于Ⅱb~Ⅳa期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随着放射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宫颈癌的放疗效果已有很大提高,但仍有部分患者因对放射线不敏感,预后较差。多种基因分子水平的变化对宫颈癌的放疗敏感性有重要影响。RNA干扰(RNAi)是由双链RNA(ds RNA)分子诱发同源m RNA高效特异性降解的基因转录后沉默现象,已用于肿瘤放疗敏感性的研究,但临床应用之前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就RNAi相关基因表达增加宫颈癌的放疗敏感性的现状及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中超高剂量率(FLASH)放疗的数据进行分析,寻找参与调控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FLASH放疗敏感性的枢纽(Hub)基因。方法 从GEO数据库中下载和提取接受FLASH放疗恶性肿瘤基因表达谱芯片数据,采用R软件进行差异基因的筛选,并对这些基因进行生物学功能、信号传导通路等分析。通过STRING在线软件分析差异基因的蛋白质相互作用(PPI) 网络,Cytoscape插件筛选Hub基因。最后,应用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和GTEx数据库验证Hub基因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自GEO数据库中获得GSE100718芯片数据,共有12 800个基因与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放疗敏感性相关。选择表达量显著改变的61个基因进行进一步分析,这些基因参与代谢、应激反应、免疫应答等生物学过程。主要涉及氧化磷酸化、未折叠蛋白应答、脂质代谢等信号转导通路。通过PPI分析筛选出的Hub基因及后续验证表明HSPA5及SCD参与调控FLASH放疗敏感性,且在合并TRD/LMO2融合基因的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中显著高表达。结论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可以有效筛选出调控FLASH放疗敏感性的Hub基因,基因表达谱可用于指导肿瘤患者分层以实现精准放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