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8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冶福云  马齐元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2):108-108,112
近亲婚配及后代遗传效应是人类遗传学和优生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了解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近亲婚配及后代的健康状况是提高人口质量和制定优生法规的重要依据。我们于2002年暑假首次对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白庄乡、清水乡、查汗都斯乡和河北新村的撒拉族近亲婚配夫妇及其子女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患儿女5岁因感冒发烧在当地医院应用抗生素治疗,但停药后即复发而来我院,经门诊以“发热待查,白血病待除外”收入儿科住院治疗。患儿父母为近亲婚配,足月顺产,孕1产1,母乳喂养,出生时皮肤色泽正常。眼科检查:视力:右0.2-2.25DS-0.5DC×180°=0.3,左0.2-1.75DS-0.5DC×180°=0.4。双眼畏光,眼球水平样震颤,眼位正,双侧眉毛及睫毛呈棕黄色,双巩膜虹膜呈黑色,纹理不清,晶状体及玻璃体未见混浊。眼底检查:双侧视乳头边界清,视网膜血管狭窄,色素缺乏,整个视网膜呈灰白色调,脉络膜血管裸露,黄斑中心凹光反射不清。体格检查:T38.1℃,P110次/分,…  相似文献   
3.
患儿男,因发热、呻吟3d入院。病史采集:第1胎、第1产,足月顺产,有轻度窒息史,体重2500g。生后第2日即呻吟、发热、阵发性屏气、拒乳。其父母体健,非近亲婚配,母妊娠期间未接触过X射线、无毒物接触史及服药史。体检:T38.3℃,刺激反应欠佳,哭声低弱,皮肤黄染,无出血点及淤斑,前囟平、略紧,双瞳孔对光反应灵敏,无鼻扇,口周轻度发绀,心肺(-)。脐轮红肿,肝剑突下3cm,肋下5cm,脾肋下3cm,质地均韧,四肢肌张力略增高。  相似文献   
4.
先证者(Ⅲ5)男,23岁。因胸前瘢痕增生变大5年就诊。患者于5年前胸前痤疮愈合处开始出现瘢痕,初始如米粒至绿豆大小,渐成豌豆、蚕豆状,随后缓慢增大,伴轻度痒痛。1年前胸前瘢痕已形似土豆、暗红色,且左下颌处亦受累及,继之出现条索状瘢痕。患者有痤疮史,有斑秃史。病前未问及外伤史,父母非近亲婚配,无冻疮、无刺激物接触史。体格检查无阳性发现。皮肤科情况:前胸部位见4个土豆大小质硬、增厚的暗红色赘生物,部分呈蟹脚状生长。其周边散在分布数个豌豆至蚕豆大小红色增生性瘢痕。左腮下方见2条肥厚性条索状暗红色瘢痕。颜面、胸背见少许散在分布的皮色或红色丘疹、  相似文献   
5.
临床资料患者男,22岁。因指、趾甲增厚10余年来诊。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部分指、趾甲增厚,渐累及全部指、趾甲,无自觉症状。不伴其他不适。曾四处求医,诊为“灰指甲”,并内服外用“多种药物”无效。其父母为近亲婚配,其胞弟(18岁)亦出现20甲增厚。余亲属未见发病者(图1)。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乌苯美司对小鼠药物动力学及与实验性肿瘤转移治疗活性间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小鼠在不同给药途径下的乌苯美司血清药物动力学及观察乌苯美司对黑色素瘤肺转移模型的治疗活性。结果:乌苯美司iv的T12较短,初始血药浓度较高。iv和im给药后的曲线下面积较大;po及ip则较小。不同给药途径对实验性肿瘤转移均有治疗作用。结论:乌苯美司的血清T12较短,其治疗活性取决于冲击和高剂量的给药方式。  相似文献   
7.
46,XY,inv(7)(p15q11)臂间倒位父子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患者1:男,30岁,表型正常,智力良好,无不良病症,非近亲婚配,婚后致其妻孕50d-60d自然流产一次,后其妻第二次怀孕,生一手指脚趾均缺如,但智力正常的男孩。夫妇双方计划生育第二胎,于2004年10月在我院查外周血染色体核型,患者核型为46,XY,inv(7)(p15q11),为染色体臂间倒位携带者(图片见封四)。  相似文献   
8.
病例:患者,女,23岁,因3次妊娠均于60天左右难免流产而来就诊。男女双方非近亲婚配,孕期无有害毒物和放射线接触史,夫妻双方作外周血细胞遗传学检查,丈夫核型正常。计数50个核型,患者核型为46,XX,del(7)inv ins(6;7)(6pter→6q16::7q11→7q22::6q21→6qter)(7pter→7q11::7q31→7qter)。讨论:染色体易位是习惯性流产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本例为7号染色体部分长臂断裂插入至6号染色体长臂内侧,而7号染色体远端两段又依次连接。患者为女性,其生殖细胞成熟分裂时只形成1个卵子和3个极体,非同源染色体在进行分裂时理论上可形成18种类型的配子,只…  相似文献   
9.
患者 女,34岁,自然流产4次。自述2000年孕5月因负重而流产,2001年、2002年均无明显诱因于孕40天左右自然流产。1994年顺产一女孩,发育、智力正常。夫妻表型正常,身体健康,非近亲婚配,双方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相似文献   
10.
病例:患者夫妇:男,33岁,女,32岁,结婚7年,孕3次,第一胎药流,第2胎,3胎均于1月余自然流产,夫妻表型、智力正常,身体健康,非近亲婚配,无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的致畸因素接触史。患者双方的父母非近亲结婚,无不良生育史。细胞遗传学检查:取夫妇外周血分别常规培养,染色体G显带,分析10个分裂相。女方核型为46,XX,inv(9)(p11q13)(pter→p11::q13→p11::q13→qter),男方核型46,XY,inv(Y)(p11q12)(pter→p11::q12→p11::q12→qter)。讨论:染色体倒位是染色体结构畸变的一种类型,臂间倒位是一条染色体的长臂或短臂各发生一次断裂后中间片断旋转180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