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9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213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264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608篇
内科学   604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52篇
特种医学   16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450篇
综合类   1759篇
预防医学   215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614篇
  9篇
中国医学   517篇
肿瘤学   292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285篇
  2011年   279篇
  2010年   299篇
  2009年   324篇
  2008年   368篇
  2007年   343篇
  2006年   325篇
  2005年   373篇
  2004年   349篇
  2003年   337篇
  2002年   302篇
  2001年   298篇
  2000年   238篇
  1999年   157篇
  1998年   138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山白树是中国特有珍稀濒危植物。分析微卫星特征,开发其微卫星分子标记。方法:采用Illumina二代测序技术建立山白树基因组文库和微卫星文库,分析微卫星组成类型,设计山白树引物,用5个山白树种群进行扩增和检测以分析其多态性。结果:二代测序共返回38,942,660条100 bp配对序列,通过质量修剪及拼接得到200,386条拼接序列,其中长度 335 bp的为7 614条;在7 614条序列中检测出微卫星位点694个,其中单核苷酸重复最多,单核苷酸重复中A/T重复数量最多;二核苷酸长度变异最大,其中AG/CT重复数量最多,重复长度变异情况与微卫星丰度呈正相关。为36条山白树微卫星重复次数高的序列设计引物,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20对引物多态性丰富且条带清晰,等位基因数(NA)在3~6之间,平均为4,多态性信息含量(PIC) 0. 535 5~0. 754 0,平均值0. 615 5。对5个山白树种群的群体遗传分析发现,该物种遗传多样性较高(h=0. 697 5,I=1. 436 8,HE=0. 702 2),种群遗传分化显著(Fst=0. 374)。结论:通过部分山白树的群体遗传也可以说明本次开发的引物可用性较好。该研究开发了山白树微卫星分子标记引物,为山白树分子遗传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枕骨、寰椎和枢椎共同构成了枕颈部活动的结构功能单位,即枕颈交界区~([1-2])。炎症、创伤、肿瘤及畸形等因素会导致枕颈交界区失稳,从而引起颈脊髓或神经根的损伤、麻痹及难以忍受的疼痛,甚至危及生命~([3-4])。后路内固定融合技术是治疗枕颈部失稳的重要手段,目前常用术式为枕骨螺钉技术,该技术较钢丝固定技术有更好的生物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 CD40L)与高危人群颈动脉斑块性质之间的关系,为高危人群早期服用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入选条件选取145例作为高危组,选取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高危组分为无斑块组(Ⅰ)67例、稳定斑块组(Ⅱ)21例和不稳定斑块组(Ⅲ)57例3个亚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清s CD40L水平。结果高危组血清s CD40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各亚组间血清s CD40L水平比较:Ⅰ组<Ⅱ组<Ⅲ组[(3.489±0.820)mg/ml<(3.600±0.697)mg/ml<(4.011±1.074)m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 CD40L(OR=1.788,P=0.037)是影响颈动脉斑块性质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s CD40L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血清s CD40L可能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促使其由稳定斑块向不稳定斑块的方向发展;对于脑卒中高危人群血清s CD40L水平较高者,应早期给予阿司匹林药物治疗,以此来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遗传不稳定性是一个概括性术语。它是许多物种细胞衰老的重要成分[1,2 ] 。它导致去调节基因表达 ,因而导致细胞生理年龄障碍 ,细胞生长停止和最终导致细胞死亡或它的母细胞转化。基因组依赖年龄不稳定性在细胞的生活中可以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控制障碍可以导致肿瘤形成、突变积累或衰老表现的病理学。它可能的原因有 :DNA双链断裂 ,端粒缩短 ,DNA修复功能效率降低和易位遗传成分的激活。1 遗传不稳定性和端粒变短根据已知的假说 ,由于从每一个新的细胞分裂周期起重复DNA序列丢失 ,染色体端粒末端变短可以作为细胞衰老开始的信号…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肺癌组织中第 3号染色体短臂 (3P)和第 9号染色体短臂 (9P)上微卫星标志物的改变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结合微卫星银染法检测 5 6例肺癌和 2 3例良性肺部病变 3P和 9P上的微卫星标志物的改变。结果 :5 6例肺癌组织标本中 3P上有微卫星改变 2 6例 ,检出率 46% ,9P上有微卫星改变的 2 3例 ,检出率为 41% ,5 6例肺癌组织中 ,3P和 9P上有微卫星改变的 3 9例 ,检出率 69 6% ,2 3例肺部良性疾病组织中均未出现微卫星标志物改变。肺癌组织标本中 3P上的微卫星改变与肺癌的分化程度有关 ,低分化肺癌的微卫星改变较高、中分化肺癌的微卫星改变明显增多 (P <0 .0 1)。而 9P上的微卫星改变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标本上微卫星改变较不伴淋巴结转移的微卫星改变检出率明显增多 ,(P <0 .0 5 )。结论 :3P和 9P上的微卫星改变与肺癌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检测肺癌组织 3P和 9P上的微卫星改变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和判断有无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昆虫色氨酸羟化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色氨酸羟化酶(tryptophan hydroxylase、TPH)为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合成的限速酶,具有专一性,在组织中含量较低,且具有不稳定性。TPH的活性是5-HT合成的唯一前提,因此它可以作为5-HT能神经元的特异标志,也可以作为5-HT能神经元的一个分化特征。它的存在,住区分神经细胞特征方面比5-HT本身的含苗更有价值。因而近年来TPH迅速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本文主要就TPH在昆虫中的存在形式、调节机制及进化地位等方面已取得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7.
急性时相反应物-C反应蛋白(CRP)在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预示以及治疗后的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特别是对冠心病中不稳定性心绞痛(UA)的预测价值正日益为人重视。笔者就近期有关UA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类型,阿司匹林以及低分子肝素的联合使用,已成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主流治疗。本研究对国产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自拟心痛舒汤剂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的影响。[方法]6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心痛舒汤剂,对照组采用消心痛,观察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症状、体征、血脂的变化。[结果]1个疗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1.42%、76.00%,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患者的TC、TG值均高于正常;治疗后,治疗组TC、TG均显著降低(P<0.05),在降低LDL-C的同时,有升高HDL-C的作用,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痛舒汤剂能改善UA患者的临床症状,对UA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心痛舒的降血脂作用可能是其治疗UA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单臂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肱骨不稳定性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单臂外固定架加有限内固定治疗肱骨不稳定性骨折的优越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自1998年以来应用单臂外固定架加有限内固定治疗肱骨不稳定性骨折36例,通过应用钢丝捆扎或螺丝钉固定使不稳定性骨折变成稳定性骨折,外固定架对断端轴向加压作用促进骨折愈合,早期活动以恢复关节功能。[结果]所有病例随访时间平均16个月,均在3-9个月愈合,功能复查优31例,良4例,差1例。[结论]单臂外固定架加有限内固定治疗肱骨不稳定性骨折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快,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有效、操作简便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