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8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0篇
  2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8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总结分析了7年来150例弥漫型肝癌的B超征象。提出了本病的主要声像特点为肝脏的体积明显增大,肝内呈弥漫性小结节回声,结节状回声大小不一致,以小结节为主,回声不均持,分布不均匀,肝脏边缘呈波浪状及不规则状改变,可伴有少量腹水。若同时伴有门静脉癌栓,可确诊本病。同时提出了其它肝外改变及与其它肝脏弥漫性病变的鉴别要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自 1 994年 5月至 1 999年 1 2月我院收治并经手术病理确诊为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 1 3例 ,并对其超声声像图表现加以分析。1 资料及方法本组病例男性 4例 ,女性 9例 ,年龄 3 2~ 54岁。 1 3例均主诉一侧腰痛 ,其中无明显尿路刺激症 6例 ,6例中伴肉眼血尿 3例 ;伴尿路刺激症 7例 ,7例中诉解脓尿 1例 ,诉发热伴脓尿 1例。临床体检 :1 3例患侧肾区叩击痛均为阳性 ,其中 5例可触及腹部肿块。使用仪器 :ALOKASSD - 63 0及EUB -565A ,探头频率 3 .5MHz。检查方法 :俯卧位经背部纵向扫查及仰卧位经侧腰部冠状切面扫查。2…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弥漫型肝癌的诊断率。方法:对92例弥漫型肝癌的超声图像特征、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弥漫型肝癌肝大小、形态、包膜、肝内回声、门脉等在超声图像上有一定的特征性改变及有其它临床特征。结论:超声检查在弥漫型肝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原发纵隔的弥漫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纵隔的弥漫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PMLBL)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原发纵隔的弥漫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不同治疗方案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结果:临床分期79.4%为Ⅰ~Ⅱ期,50.0%患者起病时出现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47.1%有邻近器官侵犯.采用化、放疗联合治疗29例(85.3%)、单纯化疗5例(14.7%)、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9例(26.4%).根据寿命表法分析,全组5和10年无瘤生存率(DFS)为47.8%和41.0%,5和10年总生存率(OS)为54.4%和54.4%.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组较常规化、放疗组5年DFS和OS均有所提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预后因素分析显示,具有巨大肿块及治疗后未能获得完全缓解者预后差(P<0.05).结论:原发纵隔的弥漫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具有独特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治疗以化、放疗为主.具有不良预后因素的患者可考虑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但最佳的治疗方案尚需进一步的前瞻性随机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单纯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单纯黄斑格栅激光光凝及二者联合治疗对弥漫型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将2016年8月至2019年10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弥漫型DME 74例(82眼)分为单纯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组(A组,31眼)、单纯黄斑格栅激光光凝组(B组,24眼)和康柏西普联合激光光凝组(C组,27眼)。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比较治疗前后视力、黄斑中心区厚度、FFA及注射次数。结果:治疗后A组和C组BCVA及黄斑中心区厚度(CMT)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B组治疗后BCVA无改善;B组CMT治疗后1个月无改善,治疗后3及6个月CMT下降(P<0.05)。治疗后BCVA及CMT的改善程度A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优于B组(P<0.05)。治疗后6个月FFA改善率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个月内康柏西普平均注射次数C组少于A组(P=0.001)。结论: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联合黄斑格栅激光光凝与单纯康柏西普注射治疗弥漫型DME效果相近,均优于单纯黄斑格栅激光光凝;黄斑格栅激光光凝可减少康柏西普注射次数。  相似文献   
6.
来那度胺作为第二代免疫调节剂,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血管生成、调节肿瘤微环境等多重作用,其疗效优于沙利度胺,而神经病变、嗜睡、便秘等不良反应明显减轻,现已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表明来那度胺对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也有效,其单药应用或联合化疗对初治及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亦显示出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正>1病例报告患者陈某,男,57岁,以右膝部肿胀疼痛2年,加重半年收住院。2年前,患者打羽毛球时不慎扭伤右膝关节,当即出现右膝肿胀、疼痛、膝关节屈伸活动受限,自行冰敷及卧床休息,肿胀逐渐消退,膝关节恢复正常活动,但仍感右膝隐隐作痛,尤其长时间站立、行走后明显。6月前,患者发现右膝疼痛进行性加重,且相对左膝明显变粗,对症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入院时查体见:右膝明显肿胀,尤以髌上囊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发生于体部的弥漫型丛状神经纤维瘤病的 MRI 表现,以提高诊断的正确率,并为临床诊断及后期治疗提供有利的帮助。方法对4例手术后病理诊断为体部丛状神经纤维瘤病的患者临床资料及 MRI 检查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是原发于神经干内的神经纤维瘤,MRI 表现上有一定特异性:即平扫时 T1WI 上病变呈与肌肉相比的等信号或稍低信号,于 T2WI STIR 相病变呈高或稍高信号,信号均匀或不均匀,皮下脂肪层病变内可含残存脂肪组织在 T1WI 上呈高信号、压脂像后呈低信号,增强后病变明显强化,可见条片状或网格状不均匀强化。结论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及 MRI 表现,可以对体部丛状神经纤维瘤病做出明确诊断,并对病变范围作出初步的估计,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非Q波心肌梗死病人冠脉造影及临床特点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1999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175例.按心电图有无病理性Q波分为Q波心肌梗死(QMI)和非Q波心肌梗死(NQMI).非Q波心肌梗死病人53例,Q波心肌梗死病人122例,对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既往心绞痛病史、嗜烟史及合并糖尿病、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血糖、血脂、血清心肌酶、心律失常及冠状动脉造影术等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非Q波心肌梗死组女性、既往心绞痛史、梗死后心绞痛、再梗死、冠脉侧支循环开放、冠脉弥漫型病变与Q波心肌梗死组两者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Q波心肌梗死组血清磷酸激酶(CPK)峰值、肌钙蛋白T(cTnT)峰值(1 046 U/L±518 U/L,2.9 ng/mL±1.2 ng/mL)、冠脉单支病变、冠脉完全闭塞率均低于Q波心肌梗死组.结论 NQMI 病人既往心绞痛史、梗死后心绞痛、再梗死率高,而院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低.冠脉单支病变、冠脉完全闭塞率低,而冠脉弥漫型病变、侧支循环的开放率均高.血清CPK酶峰值、cTnT 峰值低.  相似文献   
10.
细支气管肺泡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细支气管肺泡癌作为肺腺癌的一个亚型,有其独特的生长方式和临床表现,自1976年报道以来,已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就近年的有关文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