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56篇
  免费   2137篇
  国内免费   665篇
耳鼻咽喉   247篇
儿科学   285篇
妇产科学   59篇
基础医学   1328篇
口腔科学   177篇
临床医学   4644篇
内科学   1774篇
皮肤病学   582篇
神经病学   276篇
特种医学   1366篇
外国民族医学   72篇
外科学   785篇
综合类   6604篇
预防医学   691篇
眼科学   229篇
药学   2094篇
  19篇
中国医学   503篇
肿瘤学   6223篇
  2024年   191篇
  2023年   660篇
  2022年   682篇
  2021年   741篇
  2020年   598篇
  2019年   629篇
  2018年   432篇
  2017年   560篇
  2016年   672篇
  2015年   712篇
  2014年   1013篇
  2013年   1027篇
  2012年   1468篇
  2011年   1514篇
  2010年   1464篇
  2009年   1457篇
  2008年   1472篇
  2007年   1492篇
  2006年   1356篇
  2005年   1305篇
  2004年   1133篇
  2003年   1133篇
  2002年   1060篇
  2001年   921篇
  2000年   648篇
  1999年   624篇
  1998年   510篇
  1997年   453篇
  1996年   437篇
  1995年   372篇
  1994年   333篇
  1993年   220篇
  1992年   190篇
  1991年   172篇
  1990年   113篇
  1989年   108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2.
目的 运用CT区分脾脏血管性病变与淋巴瘤。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穿刺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脾脏病变的发病年龄、性别、脾脏指数、病变大小、数目、有无液化、钙化、强化幅度、强化方式等特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例脾脏病变中,11例血管性病变(6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窦岸细胞血管瘤,2例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9例淋巴瘤;两组间发病年龄、病变大小、数目、有无液化、钙化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脾脏指数、动脉期强化幅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例海绵状血管瘤呈不均匀性强化,1例呈渐进性填充式强化,2例窦岸细胞血管瘤呈“雀斑征”,1例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呈“辐轮征”;9例淋巴瘤实质部分均呈均匀、轻中度强化。结论 脾脏血管性病变与淋巴瘤CT表现不同,CT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4.
许澈  王剑锋  吴姜雪 《眼科》2020,(1):77-78
一例原发性脾恶性淋巴瘤患者术后突发视力障碍,眼底及OCT检查双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视盘水肿,腰椎穿刺显示颅内压增高,行脑室腹腔分流术颅高压解除后,CRVO及视盘水肿逐渐消失,但最终双眼视力丧失。双眼CRVO考虑与颅高压及淋巴瘤所致的血液流变学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病原学分析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表达研究。 方法 选择舟山市普陀区人民医院和浙江省人民医院于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171例,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率、病原菌分布及主要病原菌耐药情况。取患者骨髓组织病理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HIF-1α、VEGF和Bcl-2表达,以平均光密度值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 急性白血病住院患者171例,发生医院感染患者54例(医院感染率为31.58%);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口腔和胃肠道为主,分别占35.19%、24.07%和16.67%;共分离病原菌71株,革兰阴性菌39株占54.93%;71株病原菌中,肺炎克雷伯菌15株占21.13%、金黄色葡萄球菌12株占16.90%、铜绿假单胞菌10株占14.0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9株占12.68%。分离的革兰阴性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哌酮耐药率较高,耐药率为53.33%;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耐药率较高,耐药率为60.00%。分离的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率较高,耐药率为75.0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率较高,耐药率为66.67%。感染组骨髓组织中HIF-1α和VEGF平均光密度值高于未感染组而Bcl-2平均光密度值低于未感染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急性白血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感染患者骨髓组织中HIF-1α和VEGF呈高表达而Bcl-2呈低表达,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SCT)术后应用重组人α-2b干扰素(α-2b IFN)进行早期干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8例行ASCT的NHL患者为研究对象,移植前疾病评估均未达到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试验组血象恢复后给予IFN 3 000 000 U次/隔日干预治疗,3个月后停用;对照组未行干扰素干预治疗,分析总体疗效及两组对比的生存情况。结果:随访中位时间为34(10~50)个月,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7(31~45)个月,3年总体无进展生存(progressive 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overall survivial,OS)分别为54.7%、66.8%。ASCT后试验组1年内无疾病复发,2年内复发率为12.5%;对照组1年内复发率为20%,2年内复发率为30%。结论:NHL患者在ASCT后给予重组人α-2b IFN早期干预治疗,患者耐受性好,可能降低移植后早期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恶性淋巴瘤病人化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了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54例恶性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化疗护理,27例研究组患者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等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恶性淋巴瘤病人化疗后生活质量影响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0,(3):401-404
目的:探讨miR-23a和Mtss1在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淋巴结组织标本65例为观察组,同期RH患者组织标本35例为对照组,采取实时定量荧光PCR法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miR-23a和Mtss1在两组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miR-23a和Mtss1表达与DLBCL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在观察组淋巴结组织中,miR-23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MTSS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693、16.853,P<0.01);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miR-23a和MTSS1表达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0.512,P<0.01);miR-23a、MTSS1表达与DLBCL患者年龄、性别无相关性(P>0.05),与患者Ann Arbor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IPI评分明显相关(P<0.05);通过对DLBCL患者随访3年发现,miR-23a高表达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患者,MTSS1阳性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阴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80、4.842,P<0.05)。结论:miR-23a和MTSS1在DLBCL中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且与DLBCL的生存率有关,miR-23a可能是MTSS1的一个靶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